一、竹溪饮食文化的挖掘和发展
要发展竹溪特色饮食文化,首先要对竹溪特色饮食文化资源进行深入的挖掘与整合。要到老字号、老城镇、老食客、老行家那里去讨教,抢救和采集失传或濒临失传的传统菜、民间菜等,尤其是一些历史上千锤百炼的地方风味精品饮食。挖掘收集的基础上还要研究、分析与整合。要组织全县的业内专家及文人学者,以竹溪饮食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为主线,以庸巴大地特有的人文地理和物产文化为背景,以挖掘收集到的散落在竹溪各地的特色饮食文化资源为基础,认真研究、整合竹溪饮食文化的风格特色,塑造特色鲜明的竹溪饮食文化。
竹溪饮食文化的发展也需要宣传和包装,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编写一部《竹溪饮食文化》专著,系统挖掘和清理我县特色饮食文化资源的家底。(2)拍摄“竹溪饮食文化”电视系列专题片,提高竹溪饮食文化在全省、全国的知名度。(3)举办“竹溪饮食文化”论坛等餐饮文化学术交流活动,培育、发展竹溪特色饮食文化。(4)定期举办“竹溪饮食文化节”。2007年4月,我县举办过一届美食节暨竹溪特色菜烹饪大赛,效果很好,影响面也很大,要通过举办节庆活动综合性展现“竹溪饮食文化”,提高其影响力和知名度。饮食文化节的举办还可以与旅游相结合。(5)开展竹溪饮食文化外地推广活动。以十堰为窗口,举办系列推介宣传活动,以点带面,逐步向全省、全国推广。
二、竹溪饮食文化产业的发展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饮食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一种发展前景良好的新型产业。为此要加快培育竹溪饮食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饮食是文化的载体,消费者在消费饮食的同时也在自觉不自觉地消费一种文化。因此我们要赋予竹溪饮食以文化底蕴和品味,将物质层面的美食经营与精神层面的文化传播合为一体,引导和满足消费者日益增强的饮食文化消费需求,以提高竹溪饮食的美誉度和内在的附加值,从而锻造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整体提升竹溪菜的品牌影响力和品牌价值。
要在传承竹溪饮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顺应市场需求不断创新。社会在发展和进步,消费者的饮食偏好也在发生变化,人们对饮食的消费越来越讲究科学化、营养化和保健化。因此,弘扬和壮大竹溪特色饮食文化产业,就必须充分考虑现代人的饮食需求特点,在传承的基础上顺应市场需求不断创新。继承传统与开拓创新要有机地结合起来,把传统菜肴按现代饮食需求的特点予以翻新,立足在改造中求新奇,在创新中显特色,以适应现代人的饮食口味和审美需求。
要提高竹溪特色饮食文化产业的产业集中度和空间集中度。竹溪现在还没有具有自主品牌和具备一定竞争能力的餐饮集团和龙头企业。只在十堰有几家以经营竹溪特色菜和竹溪人经营管理的餐馆企业。要提高竹溪特色饮食文化产业的竞争能力,就必须通过连锁经营等方式进行产业整合,发展连锁餐饮集团,提高产业的集中度,从而形成产业的集合优势。要形成产业的集合优势,除了提高产业集中度外,还有必要提高竹溪特色饮食文化产业的空间集中度。产业的空间集聚有利于突出竹溪特色饮食文化产业的个性和形象,扩大竹溪特色饮食文化产业在县内外、市的影响,对竹溪特色饮食文化产业的发展产生宣传和示范效应。具体操作中可从两条路径入手:一是在县内规划建设“竹溪特色饮食文化街”,专门面向竹溪特色餐饮业招商。二是将特色饮食文化产业的空间集聚与旅游业的发展结合起来,将其作为旅游业服务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饮食是人生之基,美食是人们提高生活水平的必然追求。在人们生活水平快步提高的今天,在旅游产业兴起的大趋势中,美食和烹饪已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自给自足,而成为一种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新型产业。而今天的座谈会,或许正是竹溪县这一产业兴起铺下的第一块基石。从今天开始,烹饪与美食的追求应该是:生活在竹溪,美食在竹溪;旅游在竹溪,美食在竹溪;美食促经济,经济带美食。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