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天民 明朝抗倭英雄,字田纯,江苏东台人。明朝天启年间贡生,曾任福建福清县丞、山东经历等职。后解职回乡,时值倭寇(即日本海盗集团)入侵骚扰我国沿海地区。葛天民为保卫家乡,组织盐民、农民、居民数千人智斗倭寇。当时倭寇用的武器是“倭刀”,只宜近战,他就动员民众用长毛竹削尖为竹枪刺,抗击敌人;倭寇脚穿皮鞋或木屐,他就动员民众在要道上撒上豌豆,黄豆。倭寇一到,脚踏豆子,一走一滑,纷纷跌倒,此时埋伏在路旁的民众四处出击,用长竹枪刺,倭寇用倭刀乱砍,因刀短伤不到人,反把竹竿越砍越尖,大家对准倭冠直刺,这一仗杀得倭寇大部死伤,只剩少数残寇狼狈逃窜,以后,倭寇再也不敢到此侵犯了。后人为纪念葛天民的抗倭功绩,为他立了墓碑。
周甘尘 孙中山革命军少将旅长,他本姓丁,名绍忠,因过继予舅父家而改姓周,东台安丰镇人,生于1889年。1917年,他赴广州投奔孙中山。1921年应江西都督李烈钧的聘请,在军官干部学校任教育长,他详订教育纲要,严格训练,曾得到孙中山先生很高的评价,遂提升为参谋处长。为清除江西境内北洋军阀的势力,李烈钧部在开往全州行军途中,任命周甘尘为全军行军总指挥。1922年6月孙中山讨伐叛军陈炯明时,他在革命军许崇智军部任参谋长,同年7月又在该军任第一旅旅长、讨陈(炯明)前敌总指挥。27日,周甘尘率部追击陈的败军进至白茈花,率卫士登高侦察敌情,不幸遭伏兵袭击,身受重伤,送香港国家医院抢救无效,于8月8日上午去世。孙中山以大元帅名义亲题“痛失干城”四字祭吊,特追赠周甘尘为少将旅长。周的棺柩送回原籍,安葬在安丰下灶,今下灶小学旁。家乡各界人士为纪念其功绩,特在安丰建立周甘尘烈士祠(惜在抗战时期被毁)。
曾鲁 (1874-1931)江苏东台安丰人,1905年参加同盟会,历任北伐军炮兵指挥官,非常大总统府、大元帅府大本营上校副官、江汉宣抚使署少将参谋长兼代秘书长、国民ZF副官处主任等职。
苏荣 江苏东台人,1926年2月生,1942年2月参加革命,1944年2月入伍,1944年12月入党。历任参谋、秘书、海军东海舰队司令部办公室主任、军委海军司令部办公室主任、海军上海基地副司令员、中共海军上海基地纪委专职副书记等职。
黄逸峰 原名黄承镜,1906年7月22日出生于东台台城,是我国著名社会活动家。1925年加入中国GCD,成为东台地区第一个中共党员,离休前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名誉院长。他回乡创建了东台最早的共青团组织,并为盐阜地区最早的党组织之一中共母里师范、东台中学支部的建立和苏中农民运动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大革命前后,历任新四军“联抗”部队司令员、北平军调处我方交通处少将等职。解放后,历任上海铁路局局长、华东交通部部长、上海社科院院长。
冒广根 1937年生,1958年东台县中学毕业,1963年复旦大学毕业后入伍,先后参加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核试验的放化分析和组织领导工作,多次参加卫星和奥星发射的海上测控任务,为我国的核武器和航天事业作出了不懈的努力,1994年被中央军委授予少将军衔。
刘东耕 1951年出生,江苏东台台城人。1970年东台县中学高中毕业,入伍后就读于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参加中央党校经济管理系学习,获研究生学历。历任新华社南京军区分社记者、南京军区宣传部宣传处处长、宣传部副部长、人民前线报社社长等职,现任南京军区装备部副部长(副军级),少将军衔。先后参加“老山边境作战”、“91抗洪”、“东海演习”、“九江堵口”等重大事件的新闻宣传报导,撰写和主编过多本政治理论读物和新闻作品集,发表了大量的消息、通讯、理论文章和报告文学,其作品在全国、全军80多次获奖。
毕沧耕 1951年9月生,江苏东台三仓人,曾就读于东台三仓中学。1972年入党,同年12月入伍,大学学历。2001 年晋升少将军衔。 现任北京军区空军政治部主任。历任战士、班长、排长、副政治指导员,南京军区政治部组织部干事、科长、副部长,航空兵某团政治委员,航空兵某师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兰州军区空军政治部副主任等职。担任师政治委员期间,完成了东南沿海军事演习、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等18项重大任务,师党委多次被上级评为先进单位,受到了中央军委的表彰,并荣立集体一等功。
丁荣锦 江苏省东台县南沈灶人。1964年从安丰中学毕业后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某部战士、保密员、参谋、干事、股长等职。1976年底选调参加中央工作组到河南郑州铁路局帮助工作。1979年主动请缨,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在战场上,恪守革命军人职业道德,坚决执行命令,勇敢战斗,不怕牺牲,经历了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圆满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在敌人的一次炮火袭击中,由于丁荣锦智慧的判断和刹那间的果敢决定,及时避免了一场重大人员伤亡。1983年3月,被选调到刚组建的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部,先后担任后勤部政治部团职干事、副主任、主任,1998年6月调任武警指挥学院副院长,在领导干部中,具备较高的思想水平和政策水平,有很强的统筹能力,善于解决棘手问题,是一位德才兼备的部队高级领导干部。1998年7月晋升为武警少将警衔。2005年1月26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61岁。
韩林枝 1952年3月生,江苏省东台市梁垛镇人。1970年12月加入中国GCD。1969年11月参加工作。大学学历。海军少将军衔。1969年11月参军入伍,历任海军潜艇战士、无线电军士长、支队通信科参谋、海军潜艇学校副班长,海军某潜艇副艇长、艇长。1984年8月任海军某潜艇支队副参谋长、参谋长、支队长。1986年7月在海军指挥学院学习。1996年5月在国防大学学习。1997年2月任海军基地副参谋长。1999年10月在俄罗斯总参军事学院学习。2000年4月任海军榆林基地副司令员。2003年12月任海军南海舰队副司令员。2007年7月任广州军区副参谋长。2002年7月晋升为海军少将军衔。
吴秀永 1944年生,1964年东台县中学毕业,1969年中国人民大民大学哲学系毕业。入伍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政工研究室主任、国防大学战略研究室副主任等职,1994年被中央军委授予少将军衔。著有《元代军事史》《近代后期军事史》《世界十大军事家》等。
黄永垠 1952年10月生,江苏东台头灶人。曾用名黄永银。1973年7月加入中国GCD。1972年12月参加工作。空军少将军衔。1972年12月应征入伍,历任航空兵某师机务中队特设师、副指导员、指导员,师组织科干事,飞行大队政委。1981年3月在空军学院政治系学习。1983年7月任空军政治部组织部干事、副处长、处长。1994年12月任空军司令部办公室副主任。1998年9月任空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空军第1军政治部主任,沈阳军区空军政治部副主任(副军职)。空军少将军衔。
陈可吼 1933年出生,原省军区副司令员,少将。原籍上海。1945年由在东台工作的姐姐陈可带到东台,入台城东台中学读书,1947年参军,后毕业于国防大学。曾任省第八届政协常委。参加过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多次立功,获得过解放勋章和胜利勋章。主编出版了中国第一本《大学生手册》,《和平与国防》、《国防呼唤人才》、《以劳养武名人选》等专著被选入《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等近百种辞典,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
鲍世修 1929年5月生,江苏东台人。研究员。早年在中学和同济大学学习英语和德语,后转入上海俄文学校学俄语。1950年1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华东军区、济南军区和军事科学院从事翻译、校订和研究工作,历任翻译、研究员、研究所所长、研究生导师,中国军事科学学会高级研究员。1990年9月退休。少将军衔。
何卫东,1957年5月出生,祖籍东台许河。上海警备区司令员。1963年6岁时,在许河东进小学读书一年,1972年12月在福建南平初中毕业后应征入伍。历任某侦察分队战士、陆军指挥学院学员、侦察参谋、侦察营教导员、侦察处副处长、处长;师参谋长、摩步旅旅长、摩步师师长、某集团军参谋长、某集团军副军长、南京军区副参谋长、江苏省军区司令员。2008年7月晋升少将军衔。
朱生岭 1957年11月生,江苏东台头灶镇(原四灶乡)金东村人。上海市委常委、上海警备区政委。1974年7月高中毕业,回乡务农。1976年12月入伍,1978年12月入党。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历任陆军战士、班长,排长,连政治指导员,营政治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政治委员,旅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舟山警备区副政委。曾于1981年9月-1983年7月在解放军炮兵学院政治系学习。1997年9月-2000年1月在国防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任第12军第36师政委,第1集团军1师政委。2005年8月任陆军南京军区第31集团军政治部主任。2007年7月晋升少将军衔。先后多次受到上级表彰,1次荣立二等功,5次荣立三等功。2009年5月任福建省军区政委。2009年7月任中共福建省委常委、福建省军区政委。 2011.11.19当选中共福建省第九届委员会常委。2007年7月晋升少将军衔。
周壁华(女) 1959年东台县中学毕业,北京解放军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教授,带领课题组经过两年多的奋力拼搏,攻克了“距雷击点百米内电磁脉冲环境预测研究”世界级科研难题。标志着中国逐步跨入世界雷电磁脉冲防护研究的先进行列。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享受国务院颁发的ZF特殊津贴,2004年被中央军委授予少将军衔。著有《电磁脉冲及其防护》等书。
戴勇,1958年06月生。东台市东台镇人,曾在富东乡(现富安镇)插队,党的十八大代表。现任江西省军区副政委,少将军衔。曾任坦克二师副师长、参谋长、装甲二师(原坦克二师)政委、陆军第12集团军政治部主任等职。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