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阳春八甲行--与山水相依(2)

家乡区县: 阳江阳春市

次日,起床,望窗外是阵雨连连,真不走运,出行遇上台风“海高斯”,虽然这里不是台风吹袭中心,但是受外围影响,下阵雨到大雨,怎么上八甲大山?吃早餐时,大家商量,既然已经来了,总不能是入宝山空手而归,“偏向虎上行”。天雨路滑,一行中有小孩子,不适宜徒步,就开车上山,只要小心驾驶,慢慢开,是不会有危险的。

沿一条像是废弃的公路进去,只见一路牌有阳春市人民政府的通告,(大约意思是,此处为保护区核心地带,禁止项目和注意事项)。前面就是八甲大山,远远的已经看见条条瀑布从高高的山上飞流直下,尤其是那著名的岭南第一瀑白水瀑布(十三叠大瀑布)在莽莽苍翠的群山中,像一条白色巨龙从山上奔腾直下,不断在山岩上撞击出白茫茫的水花,发出阵阵的轰鸣,在中间又被一块大岩石分出两缕,继续奔流而下。此情此景,更坚定了我们登山的决心。

过了九折河桥,就是电站的员工宿舍,进入宿舍区,问过员工,经他允许和指路。宿舍区旁边有个大斜坡通往上山的公路,山路虽然弯曲、斜陡、回旋,但是水泥路,路况很好,我们就一路小心的往山上开。在雨后的山林很美,大自然竟然情有独钟,将山水神秀尽集于此地,形成了以八甲镇白水瀑布为中心的数十里天然山水画廊。这里山峰奇巧,云雾飘杳,怪石峥嵘,古木参天,步步是景,处处含情,是天然负离子高含量区,身临其境无不令人心旷神怡。沿途我们不时停车观赏瀑布,看山景。说也奇怪,八甲大山像是与我们一行有缘,一路上山,凡是我们停车观瀑观景,雨就停了,上车继续走,雨就下来。“未见瀑布先闻水声”,登山最大的看点,是八甲大山的瀑布,大大小小足有几十条,它们有的如春吐蚕丝,纵横交错涓涓细流,有的如巨龙出海奔腾喘急。有的如九寨珍珠滩般水银泻地,有的如庐山三叠泉般富有诗意……。实在令人目不暇接,大有八甲归来不看瀑的感觉。沿路经过,点缀在群山中的大大小小的水库、山塘、湖泊,清澈碧翠、色彩斑斓,更是比美九寨。

无限风光在险峰,美景总在前边,且看峨凰嶂山峦从翠,奇峰错列,轻纱缭绕,山影平湖,茂林翠竹,花草掩映令你置身于山水画廊中,处处是景,这又岂止是丹青妙手所描绘的呢?清进士、文学家李调元在《粤东笔记》写道:“阳春西南一百三十里有白水山,高三百余丈,其周四百余里。上有天地龙井,注为飞泉一派,十三叠,一叠一状。”清文豪屈大均在《广东新语》写道“春洲十三叠大瀑布,为天下之冠。”还写诗:“自猿不敢潭间饮,镇日雷轰隔岭闻。”

据资料介绍,八甲大山主峰鹅凰嶂海拔1337米,素有“阳江屋脊”之称。山上树林茂密,生长着许多观赏价值高的奇花异草,已发现的国家保护植物32种,如虎颜花、猪血木、见血封喉、杜鹃红山茶、绣球茜草、圆籽荷等;发现“大果五加”等中国特有的植物品种12种,占广东省的四分之一;尚有未命名公布的稀有品种。

沿山路继续行,过了峨凰嶂自然保护区的界牌不久,可见仙湖水库大坝,原来是到了仙湖水库,大家高兴极了,都冲了下车,人人都被水库的碧绿吸引住了,屏住了呼吸,那群山环抱,云雾缭绕;那湖心的几座小岛,绿荫倒影,恰似神话中的“蓬瀛之岛”;那层次分明的湖水,有湛蓝的,碧绿的,实在是碧波万顷,让人仿佛置身在万绿湖一般,我们都称它为阳春的万绿湖。据介绍,仙湖相传是仙女沐浴的地方,原名仙家垌水库,总面积16.6平方公里,集雨面积200平方公里,最宽处1900米,最深水处40多米,水库堤坝海拔582米,犹如天湖。国画大师关山月曾到此游,并题下“仙湖”二字,此湖遂得名。此时的峨凰嶂群山白雾漫漫,起伏腾挪,有如白茫茫的锦练,真如仙姬之居所,使人感觉来到了美妙的仙境,飘飘欲仙。

水库的西边就是海拔1263米的山峰双髻顶,沿着山路往山里走,是一条美丽的山沟,那里有溪流、瀑布,两边是大片没有开发的原始森林,景色非常美丽。据曾去过的朋友说,来回要走三小时以上。按计划,我们是要继续深入的,但是,现在是风雨交加,同行还有小孩子,冒险闯进去,不但时间不允许,而且万一发生什么情况就不好办,商量之下,只好放弃。沿路下山,我们到山脚下的“三角苑”大排档吃饭,然后就踏上了归程。

朋友门,阳春八甲实在是值得一游,让我们抛开一切烦嚣,融入大自然的怀抱,与山水相依,在清幽绝俗的山水画廊中,使心灵得到净化。

有壳不怕下雨天(2015-04-1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