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龙船
进贤是个滨湖丘陵地区,又有抚河、信河穿越过境,民间素有划龙船的习惯。划龙船又有一套古老的仪式,濒临抚河中游的李渡镇,在划龙船的仪式上更加讲究。
农历正月初八,“龙头转身”,把樟木雕成的龙头放在简单的木架子上,两个人抬着,敲锣打鼓吹喇叭,唱着贺船歌,由几个人挑着空箩筐,挨家挨户,各行各业,机关团体都要意思一下,以前是“送米”,以后是出钱出物,这是为划龙船筹集资金的方式。四月二十七晚,“龙船大显身”。即把旧龙头重新油漆,贴上金箔银箔,由法师祭船,杀公鸡取鸡冠血在龙头和龙身上圈点。船身呈梭子形,尖底,利于排水和减少阻力。底中一条筋,长三丈六尺,由一根粗大的整柱木制成。四月二十八日,“龙船下水”。上午,所有参赛的龙船集中在万寿宫戏台下,向万寿宫对面的普天福主许仙真君庙装香点烛放爆竹,再由锣鼓、喇叭伴奏,唱起贺船歌。歌词是吉利话和与端午节有关的词句。如“五月五日端阳节,屈原相公吊孤来”;“惊动河北水母到,五湖四海龙公来”;“菖蒲艾子分外香,一年四季保平安”;“艄锣鼓手到此地,风神喜笑保平安”等等。唱完,锣鼓动地,爆竹喧天,划手抬着龙船下水。四月二十九,“赛水”,从这一天起,练习划船和自由比赛。五月初六,“抢标”。河中停稳一艘大船,船头竖根竹竿,竿上随意系着一条一丈余长的红布作为锦标,一声哨令,“咚锵、咚锵”的锣鼓声响彻云霄。划手和着“咚锵”的节拍,越划越急。两岸观众喝彩助威,直到夺标为止。抢到锦标的将红布缠在龙头上,以示获胜。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