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筒箫苗

家乡区县: 贵州省盘县

 大筒箫苗语称“江不独”(译音),是盘县马场乡的一种苗族传统吹奏乐器。此箫形体粗大,是由长约130厘米,径粗10厘米的三节粗壮结实的墨竹制成,哨口只有1 2 3 5 6五个音阶,六个音孔,且均不在一条直线上,方向自下而上,距离各异。演奏时必须手脚共同按音孔,口、手、脚的动作要和谐统一,可谓演奏方式独特,在全国民族乐器中十分罕见。因此,被人们喻为民族乐器的活化石。“活化石”的“活”就在于在吹奏此乐器时要将大筒箫置于地面,用左脚拇指按第一音孔,右脚拇指按第二音孔,第一音孔与第二音孔均起伴音的作用。左手拇指按第四音孔,无名指按第三音孔,右手无名指按第五音孔,拇指按第六音孔。此乐器发出的音色低,音区沉闷,略带沙哑,中间竖直浑厚,柔和宽广,高音深远,音域为G-bb1。

  大筒箫不仅能独奏,而且还可以与其它乐器合奏。由于大筒箫属于重低音竹管乐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民乐在缺重低音乐器的不足。

2005年《大筒箫的制作与演奏》被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大筒箫苗语称“江不独”(译音),是盘县马场乡的一种苗族传统吹奏乐器。此箫形体粗大,是由长约130厘米,径粗10厘米的三节粗壮结实的墨竹制成,哨口只有1 2 3 5 6五个音阶,六个音孔,且均不在一条直线上,方向自下而上,距离各异。演奏时必须手脚共同按音孔,口、手、脚的动作要和谐统一,可谓演奏方式独特,在全国民族乐器中十分罕见。因此,被人们喻为民族乐器的活化石。“活化石”的“活”就在于在吹奏此乐器时要将大筒箫置于地面,用左脚拇指按第一音孔,右脚拇指按第二音孔,第一音孔与第二音孔均起伴音的作用。左手拇指按第四音孔,无名指按第三音孔,右手无名指按第五音孔,拇指按第六音孔。此乐器发出的音色低,音区沉闷,略带沙哑,中间竖直浑厚,柔和宽广,高音深远,音域为G-bb1。

  大筒箫不仅能独奏,而且还可以与其它乐器合奏。由于大筒箫属于重低音竹管乐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民乐在缺重低音乐器的不足。

2005年《大筒箫的制作与演奏》被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sunflower(2015-04-1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