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县火腿

家乡区县: 贵州省盘县

 盘县火腿又名“火肉”、“兰熏”,是腌制或熏制的猪腿,它肉质滋嫩,香味浓郁,咸香可口,以色、香味、形着称,因而被誉为“中国三大名腿”之一。盘县是贵州西部火腿文化圈的一个重要中心,东部到安顺延伸到贵阳,南部到兴义延伸到广西,西部到曲靖、富源延伸到宣威、昆明,北部到威宁、水城延伸到重庆。盘县火腿已于2012年9月13日确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盘县火腿的形成与明代外来人士移民贵州有关。据悉,在明朝时期,中央王朝下令汉族调北镇南,江南一带汉族大量入黔,民屯、商屯、军屯使贵州西部人口倍增,其中盘县境内的移民多江浙一带的人士。外来移民多有“冬藏火腿夏食用”的生活习俗,在云贵高原便逐渐形成盘县火腿的质量特点。发展至今,盘县民间普遍存在加工火腿和食用火腿的传统,火腿工艺与火腿文化保存传承完整,主要包括鲜腿修割定形、上盐腌制、堆码翻压、洗晒整形、上挂风干、发酵管理等六个环节。盘县火腿腌制工艺独特,具有浓烈的地方传统风味特色。其含盐量介于金华火腿与宣威火腿之间,色泽鲜亮、味美可口,且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医药价值。

  2014年《火腿制作工艺》被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盘县火腿又名“火肉”、“兰熏”,是腌制或熏制的猪腿,它肉质滋嫩,香味浓郁,咸香可口,以色、香味、形着称,因而被誉为“中国三大名腿”之一。盘县是贵州西部火腿文化圈的一个重要中心,东部到安顺延伸到贵阳,南部到兴义延伸到广西,西部到曲靖、富源延伸到宣威、昆明,北部到威宁、水城延伸到重庆。盘县火腿已于2012年9月13日确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盘县火腿的形成与明代外来人士移民贵州有关。据悉,在明朝时期,中央王朝下令汉族调北镇南,江南一带汉族大量入黔,民屯、商屯、军屯使贵州西部人口倍增,其中盘县境内的移民多江浙一带的人士。外来移民多有“冬藏火腿夏食用”的生活习俗,在云贵高原便逐渐形成盘县火腿的质量特点。发展至今,盘县民间普遍存在加工火腿和食用火腿的传统,火腿工艺与火腿文化保存传承完整,主要包括鲜腿修割定形、上盐腌制、堆码翻压、洗晒整形、上挂风干、发酵管理等六个环节。盘县火腿腌制工艺独特,具有浓烈的地方传统风味特色。其含盐量介于金华火腿与宣威火腿之间,色泽鲜亮、味美可口,且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医药价值。

  2014年《火腿制作工艺》被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sunflower(2015-04-1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