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国镇位于阳春市东北部,距市驻地约50公里。东北与新兴县相邻,东南与恩平市接壤。全镇面积109.4平方公里,镇辖6个管理区54条自然村,总人口14467人,户数2922户,其中农业人口14082人。距三茂铁路春湾站10公里。设计中的省道1979线春恩公路穿全境,将卫国镇与珠江三角洲发达地区紧密地连接起来。
1952年4月土改工作队设立卫国乡,取"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之意。明、清代属思良郡。1963年属春湾公社,1979年设卫国公社,1983年改为区,1986年撤区建乡,1992年撤乡建镇。
全镇现有耕地面积8218亩,其中,水田5287亩,旱地2931亩。水果种植面积32806亩,98年已有收获面积15739亩,总产3033吨。蔬菜种植面积6405亩,森林面积140419亩,现需更新的荒山面积2300亩。农作物以水稻、玉米等为主,蔬菜种植逐步向基地化,规模化发展。卫国镇是阳春著名的"水果之乡",也是有名的"酸梅之乡",盛产酸梅、板栗、柿子、李子、枇杷、黄榄等和春砂仁。其中,柑桔、橙种植面积926亩,收获面积614亩,产量254吨;香大蕉477亩,收获面积306亩,产量279吨;菠萝194亩,产量55吨,荔枝2494亩,收获面积891亩,产量267吨;龙眼2130亩,收获面积262亩,产量92吨;梨3619亩,收获面积1923,产量245吨;柿子807亩,收获面积543亩,产量143吨;李子(三华李)4521亩,收获面积2258亩,产量625吨;芒果1359亩,收获面积59亩,产量22吨;还有柚子、杨桃等其他杂果共16279亩,收获面积8732亩,产量1043吨。去年以来,我镇开始实施"强农兴镇"战略,现已种下大批荔枝、圆眼及其他杂果。
1999年,全镇农、工、林、牧、副渔业全面发展,全镇工农业总产值5602万元;其中工业产值4950万元;农业产值5211.5万元;林业产值263.4万元;牧业产值1896.3万元;副业产值183万元;渔业产值33.3万元;财政收入151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400元;粮食总产5300吨。
本镇钼矿、白石、青石板等储量丰实,开发潜力极大。近两年,我镇充分利用水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加快小水电开发建设。目前尚待开发建设的小水电项目9个,总装机容量2900千瓦,其中已立项兴建的有装机容量为250千瓦的牛湾电站,装机量为550千瓦的格水南兴电站、装机容量为150千瓦的麻朗电站。我镇还充分开发利用丰富的土特产资源和矿产资源,加快个体加工业的发展。磷矿石是我镇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可以加工成磨刀石和园林装饰材料,产品远销国内外及东南亚地区。
我镇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黑窿洞、狮子岩、孔洞岩等岩洞景色奇特秀美,且毗邻春湾-凌霄岩省级旅游渡假区,可开发潜力极大。
主要农产品:
1、酸梅。卫国镇有酸梅18000亩,收获面积5750亩,年总产量达1500多吨。是阳江市面积种植最大、产量最多的镇。主要的品种有大肉梅、青梅、罗岗梅、白粉梅。该镇地理气候最适宜酸梅生长,清明前后成熟收获,其产品肉厚核细,酸度适中,是鲜食和加工的优质产品,而且加工成品率高。历年来我镇酸梅深受客商欢迎,争先定购,欢迎广大客商前来合谈、定购。
2、板栗。地处粤西的广东省阳春市卫国镇,是粤西地区珍稀品种板栗(油栗)生产基地。该品种果形美观,大小均匀,果肉质地细腻,食有富糯性,同时富含蛋白质、脂肪、和糖类,无论是煮或炒食都又香又甜,品质宜人。该镇的板栗在市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中秋期间成熟,是人们的送礼佳品,每年都有不少的单位和客商争先定购,供不应求。
我的能力秀主页:http://www.wm23.cn/1314178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