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云山屯古建筑群位于安顺市西秀区七眼桥镇南8公里处,由云山屯、本寨两个自然村中的明、清屯墙、民居、寺庙、戏楼等建筑组成。这两个村寨堪称贵州西部“屯堡人”聚居村寨的典型代表,2001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走进村寨,就是“石头的路面石头的墙,石头当瓦盖石房,石头的碾子石头的磨,石头的板凳石头缸,还有石碓和石碉(碉堡)”的石头世界。
云山屯古建筑群的民居建筑整体性和军事防御性很强,以街巷为轴,通向各家各户。屯墙随山形地势蜿蜒,把守村落,形成封闭结构。同时,每一组建筑依山就势修建,筑碉楼,设射击孔,融防御、守卫、居住为一体,成为一个个封闭的军事单元。建筑装饰也极为精美,尤其在垂花门、格扇门窗、柱础等部位,来自江南的木雕和石雕艺术在这里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最吸引眼球的首先是一片白色的石头世界。石头的瓦盖,石头的房,石头的街道,石头的墙,石头的磨,石头的缸……靠山吃山,生活在典型喀斯特地貌中的屯堡人,运用石头工艺建起了一座座石头屯堡村落,其建筑群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
这些以屯、堡、驿、哨、所、旗、关、卡等命名的屯堡村落,体现出军事建制特征,并相对集中分布于以安顺为中心的134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大小300多个,人口达30多万人,成为一个与周边少数民族和其他汉族迥然不同的文化社区。
贵州教育学院教授、屯堡文化研究者张晓松认为,安顺的屯堡文化具有唯一性。她说,600年前明代军队屯田戍守安顺的时候,面临着文化与生态脆弱的双重困境。在周围强大的贵州本土少数民族文化和喀斯特石山的脆弱生态环境下,“屯堡人”找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并完好保存了自己的文化形态。因此,屯堡文化区完全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范例,进一步加以研究和保护。
我的能力秀主页:http://www.wm23.cn/xian121123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