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故里

家乡区县: 安徽省庐江

   庐江县隶属安徽省合肥市,是周瑜故里、温泉之乡、矿业大县。地处江淮丘陵地带,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北接省会合肥,东临中国第五大淡水湖━巢湖,南近“黄金水道”长江。境内有西河、兆河、白石天河等河流,属长江水系。庐江县是国家级首个产业转移示范区━皖江城市带的成员和合肥市南部副中心。

    ”庐江“,最早出现于《山海经·海内东经》的一条江名,现为哪条水流尚无定论。后郡因江名,县因郡名,延续至今。庐江又叫潜(潜川),始于南朝梁(《梁书》、《魏书·地形志》)。  今庐江之地,春秋属舒国,战国属楚,秦属舒邑,汉为舒县。“庐江郡”设于西汉初。“庐江县”名始于隋(《隋书·地理志》),另说始于南朝梁(《太平寰宇记》),两说时间仅相差几十年。庐江县设立以后,隶属和地域多有变化。

  1947年,9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三纵八旅二十四团攻克庐江县城,成立庐江民主县政府,月底部队转移后即撤销,年底,庐南大化至砖桥一线和桐城东北乡建立桐庐民主县政府,庐江同时建立湖西民主县政府。桐庐、湖西两县同属皖西第二专员公署(驻桐城境内)。1948年8月,湖西县划分为庐江、湖西两县,新的湖西县属皖西第四专员公署(驻无为开城),庐江县仍属二专署。1949年,1月22日庐江全境解放,庐江、桐庐两县属桐城专区,2月桐庐县原庐江庐南部分归还庐江建制,7月湖西县并入庐江,隶皖北行署巢湖专区。

  1952年2月4日,庐江县划属安徽省芜湖专区。

  1958年7月7日,庐江县由芜湖专区划属六安专区。

  1965年7月14日,设巢湖专区(专署驻巢县城),庐江县由六安划归巢湖专区。1971年8月29日,巢湖专区改称巢湖地区,庐江属之。2000年1月,撤销巢湖地区设省辖巢湖市,庐江隶属巢湖市。

  2011年8月,庐江县因撤销巢湖市被划属合肥市。

     庐江“小红头”是安徽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名点‘原名饽饽,又名油糖烧卖,其外形如盛开的石榴花,因顶端染一点红,故而得名。麻酥糖从南宋流传至今为传统名品。 它是用炒熟的芝麻研粉和糖加料制成,用一张小红纸包成长方形,小红纸上印有店家的招牌,其味香甜、质感松软。麻酥糖中的精品称为“顶市酥”。徽州习俗,过年时家家都把小红纸包糖装在果子盒里招待客人,到亲戚家去拜年一定要送上麻酥糖。民谚曰:“拜年不带麻酥糖,请君不要进厅堂”。在安徽合肥与庐江有个交接小镇—三河。这里有一种籼米粉制作的带馅饺子极有名气,人称“三河米饺”。传说与太平天国的青年将领陈玉成有关,流传至今。

  庐江名人众多。古代有文翁、左慈、周瑜、王蕃、伍乔等著名历史人物,近代有吴赞诚、吴长庆、刘秉璋、潘鼎新、丁汝昌等文臣武将。三国名将周瑜鏖战赤壁,清代淮军名将吴长庆援朝平乱,刘秉璋、潘鼎新抗法入侵,吴赞诚治台有功,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英勇抗日等故事广为流传。县内至今有三国文化踪迹几十处。

  庐江兴学遗风源远流长。西汉文翁兴教育,举贤能,政绩卓著。南唐伍乔诗文称誉文坛,举进士第一;孙维祺诗文不拘一体,宋衡、黄金台、卢国华、刘声木等桐城文派作家影响深远;鹤柴“六十成诗隽,七十成皖雅”,至今为世人称颂。庐江元创学宫,明建书院,清设县学,著书立说者层出不穷,以科甲起家者传承不绝。重建于城东公园的奎星楼中立有一块《庐江县历代进士题名榜》石碑,碑刻49位进士名录。

      欢迎各位友人前来观光旅游!

冷漠面庞(2015-04-1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