仡佬族住房或傍溪沟而建,或倚高山园林而筑,聚族而居。住房形式及建筑材料往住视地理环境、经济条件而定。其住户格式一般是确定的,多数是三间标准。中间是客户,称为“堂层”,不住人,只作供奉祖先、祭祀神灵和接待宾客用。其余两间是卧室和厨房。卧室与厨房比中间堂屋林凸出一些,形成一个厅口,厅口有大门,两扇大门内开,另还有两扇棚栏门外开,棚栏门比大门矮得多。白天一般开大门,关上棚栏门,以防止鸡、狗等畜牧进入堂屋。以前他们的房屋家境贫一点的是土墙、篱笆墙和乱石等砌成的墙。项上盖的是茅草或谷草;富裕的则是木柱穿架结构的房屋雕梁画柱,气派豪华。现在,仡佬人生活有所改善,多数人住上木结构房子,少数劳动致富的人还住上了砖木房和楼房。
仡佬人的服饰很有民族特色。中老年人喜穿无袖的长短外脱襟,对襟和胸襟衣。男衣袖子长,多喜钉布钮扣,长衣服装要复杂一些。老老少少的仡佬族妇女都喜欢穿大袖外脱襟的花边栏杆,或大镶滚边或小镶滚边,前襟上边都绕有一道“花边线”或“拐脚边线”。女上衣袖短、口大。女裤短且裤脚小,裤脚边镶有各色的布并有花边。脚穿钩尖鞋或剪刀口的软鞋、笼、布鞋,鞋子绣有色彩绚丽的花色。据史书文献记载,女子穿过通裙、桶裙、扭带等,裙上刺绣袜带上,绣有龙凤花草之类。男女都喜缠脚,穿蓝白色布飘子和穿刺绣的鞋;都喜包青白色头巾,男子圈于头,女子则圈围辫发或发髻。少女喜留长辫,或重或圈于头项,妇女习惯穿耳戴环,腕圈指戒。已婚妇女用马尾和青丝线织成的笼子罩于发髻,以示区别婚否。
仡佬族人民的饮食往往视地方而定,山地以玉米为主,平坝以稻米为主,一般都要兼食小麦、豆类、薯类食品。仡佬族的包谷风味独特。它是将包谷磨成细面,蒸食或煮食、香甜可口,滋味别具。
仡佬族人喜吃油茶。如有客人,油茶里加进汤圆、鸡蛋之类,另外伴以花生、米花等。他们还喜吃酸 食,曾有“三天不吃酸,走路打捞窜”的说法。每逢蔬菜辣椒上市,家家户户都会浸泡酸菜和酸辣椒。他们还喜酿酒,以糯米、包谷、高梁、小米为原料,制成各种各样的酒,如咂酒、甜酒、米酒等,用以自吃或待客。
川、黔南和原天桥乡交界地区的仡佬族人多好客,如有客人,必盛情款待。春节期间的来宾,接待有四种讲究。首先是装烟讨茶,吃向日葵、花生等食物;然后是吃醪糟,辅以各种粑粑等;接着是饮酒,以香肠、鸡蛋、花生等为下酒菜。最后是正菜、素菜等。
他们的饮食工具多用木质的、木桶、木瓢、木碗、木盆等。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他们在接受一些新事物,一些铁制饮具也走进了他们的家庭。
我的能力秀主页:http://www.wm23.cn/xian121123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