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枝特区历史沿革

家乡区县: 六盘水市六枝特区

历史沿革

康熙三年(1664年)六月,郎岱土司陇安藩反清。吴三桂领兵自滇入黔,进剿水西土司安坤、乌撒土司安重圣后,剿郎岱土司。康熙五年(1666年)二月,清政府以土司安坤地设立比喇为平远府,辖9里,即:东境设向化、怀忠、兴文3里;北境设慕恩里;南境设太平里;西境设敦仁里、崇信里;西远境设财丰里、岁稔里。同年6月,吴三桂从威宁进兵讨平陇安藩,以其辖地归安/顷军民府。康熙十八年(1679年),郎岱除设流官外,改陇氏土司为外委千总,分为二目统领,一目管辖郎岱本枝,一目辖六枝。雍正九年(1731年)六月十二日,以陇氏郎岱、六枝二目地及西堡司、副司地设置郎岱厅,厅治所为郎岱,添设安顺府同知一员分驻其地。乾隆十九年(1755年)十二月初二,于郎岱厅内设羊场巡检司,隶属于安顺府,治所羊场(今岩脚镇)。

郎岱厅设置流官后,分为7枝管辖。即:郎岱为本枝,居西南隅,与安南、永安接界;正化为下枝,与普定、镇宁交界;正东为西堡枝,与普定县接界;西北为上枝,与水城交界;东化为化处枝,与安乎及平远交界;东南隅为木岗枝,与西堡枝相连。居上枝、下枝、本枝、西堡枝之间的地方为六枝。

清道光年间,郎岱厅将7枝建置改为10里,即:乐善里,治所大拱地(今镇宁县属);岁稔里,治所落别。以上2里领域为厅治之东物阜里,治所化处(今普定县属);财丰里,治所波玉河(今普定县属)。以上2里在厅东北。敦孝里,治所鼠场;笃行里,治所龙场;明让里,治所岩脚。此3里领域在厅治北。崇正里,治所黑塘;时合里,治所六枝;家仁里,治所郎岱城。全郎岱厅辖100甲,395个自然寨。

1949年11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贵州省省会贵阳市。12月26日成立了贵州省人民政府。全省设1个省辖市(贵阳市)、8个专区(贵阳、遵义、铜仁、镇远、独山、兴仁、安顺、毕节)、1个专区辖市(遵义市),改雷山设治局为雷山县,共置79个县。1952年,贵阳专区更名为贵定专区,专署所在地由贵筑县迁至贵定县;独山专区更名为都匀专区,专区所在地由独山迁至都匀;兴仁专区更名为兴义专区,专署所在地由兴仁迁至兴义。1953年平越县改名为福泉县。1955年春,贵州省人民政府改为贵州省人民委员会。同年3月将遵义市由专区辖市改为省辖市。1956年4月撤销贵定、镇远、都匀3个专区,设置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黔东南自治州)和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黔南自治州)。黔东南自治州辖原镇远专区(除余庆县划归遵义专区外)11县和原都匀专区的黎平、榕江、从江、麻江、丹寨5县,共16个县。黔南自治州辖原都匀专区的都匀、独山、荔波、三都、平塘和原贵定专区的长顺、罗甸、惠水以及安顺专区的紫云、镇宁,共14个县。同年7月,撤销兴义专区,将所属望谟、册亨、安龙、贞丰4县并入黔南自治州,其余各县并入安顺专区。1957年11月,撤销安顺专区的贵筑县,并入贵阳市。至此,全省共辖2个省辖市、4个专区、2个自治州、75个县和3个自治县(松桃、三都、威宁)。1958年,全省行政区划有两个大的变动:一是增加建制市的数量,扩大市区范围--撤销安顺县,设置安顺市,由安顺专区管辖;撤销都匀县,设置都匀市,由黔南自治州管辖;撤销遵义县,并入遵义市,并改为专区辖市;将清镇、修文、开阳、惠水4县划归贵阳市管辖。二是小县并为大县,县的数量减少,县域范围扩大--将道真县并入正安县,凤冈、余庆两县并入湄潭县,福泉县并入瓮安县,龙里县并入贵定县,荔波县及平塘县的东半部并入独山县,平塘县的西半部并入罗甸县,紫云县分别并入望谟县和长顺县,册亨县并入安龙县,贞丰县并入兴仁县,关岭县并入镇宁县,晴隆县并入普安县,江口、玉屏县并入铜仁县,天柱县并入锦屏县,台江县并入剑河县,从江县并入榕江县,施秉县并入黄平县,芩巩、三穗县并入镇远县,丹寨、雷山、麻江、炉山4县合并,设置凯里县。同年大定县更名为大方县,息烽县划归遵义专区,瓮安、福泉、龙里、贵定划归黔南自治州。全省共辖一个省辖市、4个专区、2个自治州、3个专区辖市、49个县、3个自治县。1959年,婺川县改为务川县,鱼水县改为习水县。

1960年,撤销郎岱县,设置六枝市。1961年,恢复遵义、道真、凤冈、余庆、江口、玉屏、关岭、贞丰、册亨、晴隆、芩巩、天柱、从江、雷山、麻江、荔波、平塘、紫云、龙里、福泉20个县。1962年,恢复施秉、三穗、台江、丹寨4县;撤销安顺市,复置安顺县;撤销六枝市,改置六枝县;撤销都匀市,复置都匀县。1963年,恢复开阳(划归遵义专区)、修文、清镇(划归安顺专区)和惠水(划归黔南自治州)4县。1966年,重新恢复兴义专区,辖兴义、兴仁、晴隆、普安、望谟、册亨、贞丰、安龙9县,开阳、息烽县划归安顺专区。1966年,为适应大规模开发矿产资源,加强三线建设的需要,全省增设六枝、盘县、水城、万山、开阳5个特区,并复置安顺、都匀2市。同年,六枝县改为郎岱县。1967年,设置六盘水地区,辖六枝、盘县、水城3个特区。1968年,撤销开阳特区和万山特区。1970年撤销郎岱县,并入六枝特区,撤销盘县,并入盘县特区;撤销水城县,并入水城特区,并恢复万山特区。同年,遵义专区改名遵义地区,铜仁专区改名铜仁地区,安顺专区改名安顺地区,毕节专区改名毕节地区,兴义专区改名兴义地区。1978年12月,撤销六盘水地区,设六盘水市,为省辖市,辖六枝、盘县、水城3个特区。1981年9月,撤销兴义地区,设置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983年8月,撤销都匀县,并入都匀市;撤销凯里县,设置凯里市。1986年11月,沿河、印江、道真、务川4县,分别改置为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和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1987年,撤销水城特区,改置六盘水钟山区和水城县。同年,撤销兴义县,改置兴义市;撤销铜仁县,改置铜仁市。1990年底,撤销赤水县,改置赤水市。1992年,撤销清镇县,设立清镇市。1993年,撤销毕节县,设立毕节市。1995年,安顺地区的修文县、息烽县、开阳县划归贵阳市管辖,安顺地区的清镇市由省直辖,委托贵阳市管理。同年撤销仁怀县,设立仁怀市。1996年撤销福泉县,设立福泉市。1997年,撤销遵义地区,设立地级遵义市,设立红花岗区,为遵义市的直辖区。遵义市辖原遵义地区的遵义县、绥阳县、桐梓县、习水县、凤冈县、正安县、余庆县、湄潭县、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和新设立的红花岗区。原遵义地区的赤水市、仁怀市由省直辖,委托遵义市管理。1999年末,全省设3个自治州、3个地区、3个地级市、10个县级市(其中清镇市、赤水市、仁怀市由省直辖)、55个县、11个自治县、3个特区、7个市辖区。

丁磊(2015-04-1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