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除一家人团聚外,吃什么就是最大的事情了。我家在台州临海,海鲜固然永远少不了,可有一样东西是所有临海人在大年三十之前必须准备的:麦油脂。没有它,就不叫过年了。
名字有点怪,是临海话的音译,大街上都这么写,模样就像个特大号的春卷。不过它还有个名,叫“食饼桶”,挺形象的,就是各色各样菜品用一张薄面饼卷成桶状。通常,里面少不了蒿菜、鸡蛋丝、豆面(即豆粉做的粉条)、绿豆芽、白煮肉片等,少则裹有七八种菜品,多则十几种。。这玩意儿估计是早时老百姓们丰收时吃的,吃的东西多了,索性拿张饼卷来吃,也省得一筷子一筷子往嘴里塞假斯文了,席卷天下做不到,卷它一桌子还是方便的嘛。所以,理论上,里面卷的是什么不重要,也没什么定例。
更有些闹笑话的外地人,不知如何吃法,将菜夹至饼上后左看看右看看前思思后想想,终于下定决心,拎起饼的四角,举过头顶,往那饼肚子上就是一口,于是乎脸上就开了杂货铺了,菜肉蛋面齐全,还油花满面。所以最终麦油脂还是上不了大雅之堂。但麦油脂的的确确数的上是临海的标志性小吃了。虽是小吃,但在立夏与古历年关是作为节日的主食的,一大家子人围着一大桌子菜包麦油脂,欢声笑语,能不热闹吗?
每户临海人过年前都会包上数十个麦油脂,春节期间不想烧饭的时候,就煎上几个麦油脂吃吃。麦油脂的饼皮是粉浆在平底锅上抹出来的,熟皮卷熟菜,卷了就好吃。也可以煎来吃,把两面煎黄,脆脆的,这时候就更像春卷了。吃的时候,小臂粗的麦油脂需用双手捧着,做狼吞虎咽之状。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