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大楼为钢筋混凝土平屋顶结构,平面呈“山”字形,由门楼、南院、北院三部
分组成,门楼正面采用8根标准的希腊式爱奥尼亚柱,气势恢宏,庄严肃穆,正方形、椭圆形、长方形的窗子布局精当,和门楼正面的设计和谐统一,拱形花饰顶饰古朴庄重。
教学楼南院、北院,中间是庭院式的布局,分开众多教室,采光合理。庭院中间种植有各种绿树红花,庭院两旁的教室以黄色为主色调,古朴宁静,周围树木芬芳。在门楼前方的操场上有纪念石笔,据说是为了颂扬赵宗坛、李勉辰、黄笏南等筹募和督办建校者的功绩,纪念石笔由五块石头叠加而成,造型简洁。
教学楼细节之处透露出浓郁的欧陆风情,在窗台边设有窗钩,窗钩造型新颖独特,为一戴草帽的美人鱼。教学楼依山而建,通过教学楼后面的楼梯就是纱帽山,山上小径如网状,平铺在沙帽山上。图书馆隐没于密林之中,红墙绿瓦,重檐攒尖顶,在檐面、墙面、栏杆采用了中国传统的“鱼吻”、“莲花”图案,二楼檐口则用简化型斗拱装饰。[3]
办学规模
从1996年起,向完全高中转制,至2006年,有高中60个班,学生3000多人,其中住校生1,800多人,全部入住套间式宿舍。
师资力量
学校有教职员工230人,其中高级教师40人,一级教师67人。从1990年开始已连续多年从美、英等国聘请外籍教师任教。[5]
对外交流
1994年,与澳大利亚亚拉腊中学和马莉仁书院结为姐妹学校。[5]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