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氏布糊画的创始人是滕腾,他1932年生于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现任滕氏布糊画研究所所长,中国民协布糊画专业艺术委员会主任。1993年被联合国教教科文组织授予“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2006年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家民委、监察部、民政局、财政部、人事部、国土资源部、文化部、国资委等九部委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滕氏布糊画的创作,取众家工艺之特长,以已失传的满族“补花”工艺为母体,采绘画、堆绣、唐卡、绢人、浮雕、剪纸、景泰蓝、布贴画多种工艺精华之大成,继承发扬了中国画传统艺术风格,集绘画、雕塑、刺绣、裱糊、剪纸等工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特色。
2014年07月16日,文化部办公厅网站发布了《关于公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的公告》, 在全国各地申报的1111个项目中,素有“中华百艳,华夏一绝”美誉的丰宁滕氏布糊画成功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滕氏布糊画滕氏布糊画是河北丰宁民间艺术家滕腾发明的新画种,被誉为“中华百艳,华夏一绝”。创作技法集绘画、雕塑、堆绣、唐卡、剪纸等工艺之大成,用料讲究、色彩绚丽、操作细腻、画面逼真、取材广泛。有油画透视之效果,但不失国画之特点;有工笔之观感,又具有写意之风格。一画作成,须经绘样、分解、制版、整型、配料、布糊、组装、装饰、成画等12道手工工序。用料繁多,以绫罗绸缎等面料为主,其他如木料、纸板、海绵、绢花、首饰等多达百余种。代表作有“龙凤壁”、“天下第一布糊寺”、“凤凰宝相瓶”、“大威德怖畏金刚”等。[3]
“布糊画”之名,为有别于布贴画而命之。贴、糊之别:浮之小平面为之贴;浮于大面积而且是立体的,为之糊。布糊画由丰宁满族自治县滕腾及家人研创,发明专利为滕氏全家所有,故命其名曰“滕氏布糊画”。因滕腾所在县为承德市所辖,因而又称之为“承德布糊画”。承德布糊画一经面世,即引起轰动,业内业外赞不绝口,公认其为中国一支光彩夺目的新花。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