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虾体形粗短,整个身体由头胸部和腹部两部分构成。头胸部各节接合,由一大骨片覆盖背方和两侧,叫头胸甲或背甲。头胸部粗大,腹前部较粗,后部逐渐细而且狭小。额角位于头胸部前端中央,上缘平直,末端尖锐,背甲前端有剑状突起,上缘有11~15个赤,下缘有2~4个齿。体色通常呈青蓝色并有棕绿色斑纹,但常随着栖息环境而变化。
青虾的体表有坚硬的外壳,起着保护机体的作用,其整体由20个体节组成,头部5节,胸部8节,腹部7节,能用腹部急剧收缩、尾扇拨水后退,有步足5对,前2对呈钳形,后3对成爪状。其中雄性虾第2对步足特别强大,第6腹节的附肢演化为强大的尾扇,起着维持虾体平衡,升降及后退的作用。
青虾是经济价值很高的淡水虾类之一。它生长快,个体大,繁殖快,生命力强,广泛分布于我国淡水湖泊中。青虾肉质
青虾细嫩鲜美,营养丰富,每百克食用部分含蛋白质16.40克,营养学家认为它有一定的补脑功能。
青虾游泳能力差,只能作短距离的游动,常在水底草丛中攀缘爬行。但是在受惊或受到敌害时,能用腹部急剧收缩、尾扇拨水后退,然后身体突然伸直一弹便从水中逃遁。它生长快,在5-6月份孵化出的幼苗,一般约40天就能长到3厘米左右,到11月份每只体重一般可达3-5克。青虾一生中蜕要13-15次皮,它的生长发育就是靠蜕皮来完成的,生命一般为14-18个月。
人工养殖青虾目前有网箱养殖、池塘养殖和鱼虾混养几种方法。网箱养殖产量较高,能取得一年二熟的收成。青虾是一种在水底栖息的甲壳动物,与鱼一塘共养,可以充分利用水体潜力,增加经济效益。
其最适生长水温为18-30℃,当水温下降到4℃时进入越冬期,当水温升到10℃以上时活力加强,摄食逐步加强.
2.营底栖生活,喜欢栖息在水草丛生的缓流处.栖息水深从1-2米到6-7米不等.夏秋季青虾在岸边浅水处寻食和繁殖.冬季则移到较深的水区越冬,很少摄食和活动.
3.水温18℃左右,性成熟青虾开始交配产卵,青虾的交配往往在临近产卵时才进行.
4.青虾具背光性,白天隐伏在暗处,夜间出来活动.生殖季节却一反常态,白天也会出来进行交配活动;还有投料时,白天也会出来争食.
青虾是杂食性动物,生物。幼虾阶段以浮游生物为食,自然水域中的成虾主要食料是各种底栖小型无脊椎动物、水生动物的尸体、固着藻类、多种丝状藻类、有机碎屑、植物碎片等。人工养殖的青虾能摄食各种商品饲料,如酒糟、豆腐渣、豆饼、蚕蛹、蚌肉、麦粉、鱼肉粉、大米饭、螺蛳,尤其喜欢食蛆躬。
青虾
青虾(5张)
青虾主要靠嗅觉或触角寻找食物,觅食时,青虾的触角不停地在水中探索,当找到食物时,即用第一、第七对步足将食物钳起送人口中。青虾的消化道直而短,因而常常需不停地进食。在极度饥饿时,还会出现同类相残掳食的情况。
青虾平时喜居于安静的角落,或藏身于洞穴中,或栖息在水草从中,它对食物的占有、空间的占有和配偶的争夺有领域行为,不容他虾入侵,一旦发现入侵者,即举起第2对步足奋力驱赶。
青虾通常栖息在水草丛中,因而养虾池中必须种植适量水草或设置人工虾巢,一般可就地取材,利用现成的树根或用塑料网等物。
它白天潜伏在阴暗处,夜间出来活动,因而对青虾投食饲养应在傍晚为宜。只有寻找配偶时,它白天才出来活动。
青虾
青虾
青虾喜逆水游动,遇敌时先用第2对步足防御,临危时,则借助腹部屈伸、尾扇拨水而急速退缩避敌。
青虾游泳能力差,只能作短距离的游动,常在水底草丛中攀缘爬行。但是在受惊或受到敌害时,能用腹部急剧收缩、尾扇拨水后退,然后身体突然伸直一弹便从水中逃遁。
青虾具有广盐性,可生活于淡水和低盐度河口水域。多集群于水草丛生、水流缓慢的近岸水域。一般是夏秋季在沿岸浅水处摄食及活动,冬春季移动到较深的水域越冬,适温范围较广,可自然过冬。
青虾的游泳能力较弱,只能作短距离的游动,多数时间攀附于水草或其他水中物体上,在遇敌害时,依靠腹肌骤缩向后弹跳。
青虾的摄食强度主要取决于水温,一般3月当水温上升到14℃ 左右时开始摄食,4-10月摄食强度最大,12月低温期进人越冬阶段,很少摄食,只有气温略有回升时才少量摄食。
地域
青虾
青虾
青虾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淡水水域的主要经济虾类,它营养丰富,肉嫩味美,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名贵水产品。它广泛生活于淡水湖、河、池、沼中,以河北省白洋淀、江苏太湖、兴化市、山东微山湖出产的青虾最有名。
青虾喜栖息于江河、湖泊、池塘、 沟渠沿岸浅水区或水草丛生的缓流中,白天蛰伏在阴暗处, 夜间活动,常在水底、水草及其他物体上攀缘爬行。
栖息环境
青虾
青虾生长快,在5-6月份孵化出的幼苗,一般约40天就能长到3厘米左右,到11月份每只体重一般可达3-5克。青虾一生中蜕要13-15次皮,它的生长发育就是靠蜕皮来完成的,生命一般为14-18个月。
青虾的繁殖季节在每年4~8月份,以6~7月份为盛期。繁殖水温18℃~29℃,最适22℃~27℃。当年虾可达性成熟产卵。一般每尾亲虾每个繁殖季节可产卵2~3次。产卵活动多在夜间进行,交配24小时后即产卵。产卵量的多少与体型大小有关,4~6厘米亲虾产卵量在600~5000粒,一般1000~2500粒。卵附着于腹肢上孵化,一般约需20~25天孵出蚤状幼体。
人工养殖青虾目前有网箱养殖、池塘养殖和鱼虾混养几种方法。网箱养殖产量较高,能取得一年二熟的收成。青虾是一种在水底栖息的甲壳动物,与鱼一塘共养,可以充分利用水体潜力,增加经济效益。
青虾的卵为中黄卵,卵黄很多。1963年5月12日晨,作者捕得带精荚的雌虾一只,养在培养缸里。至13日5时10分检查已抱卵。卵柔软,易碎,无分割面,充满卵黄。卵的长短径为0.65-0.68×0.55-0.57毫米左右。核位于卵的中央,周围有辐射形的原生质部。此卵为受精卵,估计是在1-2小时前产出的(图4)。此后,每隔适当时间摘取少数卵粒进行观察,其胚胎发育的概况如下:13日6时,核分裂为二,并沿卵的长径方向彼此分离。原生质部在核分裂之后亦分为二部,并随核移动。卵的表面看不到明显的分割沟。此为第一次卵裂,二细胞期。
8时,核分裂为四,但四个核不在同一平面上。卵表可见不甚明显的分割沟。胚胎具有螺旋分割的特点(图6)。9时30分,卵分裂为八,此为第三次卵裂,八细胞期。此时,8个核及其周围的原生质已接近卵的表层,分别居于各分割面的中心,清楚可见。从第三次卵裂起,由于螺旋分割的影响,分割球的排列很不规则,同细胞期的卵,分割球的排列方式也往往是不同的。随着卵裂的进行,细
青虾
着7根羽状毛和2根短刺;内肢较短,呈棒状,末端有1根长的羽状毛和1个短刺。
大颚呈弧形,有4-5个齿,不分切齿部和臼齿部。
第一小颚基肢的末端有刺,内肢短小,无刺。第二小颚基肢有3-4个突起,每个突起的末端有刺毛2-3根,内肢小,
末端有1根刺毛;外肢宽大,亦称为颚舟片,它的前缘有3-4根长羽状毛,后端突出有1根长羽状毛和1短刺。生活时,由于颚舟片的不停波动,能使鳃室内的水川流不息,有利于呼吸。
第一颚足内肢短小,不分节,末端有1根刺毛;外肢长,末端有4根羽状毛和2根短羽状毛;基肢分2节,内侧略膨大,在第一节的外侧有个小突起,为肢鳃的雏芽。第二颚足内肢分4节,末节呈爪状,其基部有3-4根短刺;外肢和第一颚足同。基肢内侧有3-4根短毛。第三颚足和第二颚足相似,但较大。
第一、二步足双叉形,不分节,无刺毛。第三、四、五步足及腹足尚没出现。尾节与体躯不分开,呈三角形,后缘有7对尾毛。
幼体在水中活动的姿态是头部向下,尾部向上,做倒退运动。具有趋光性,喜群集于水面,尤以容器的边缘处为最多。靠卵黄营养,不摄食。
第二期幼体(图15):体长2.5-2.6毫米。眼有柄,能活动。头胸甲前缘有1对眼上刺。第六腹节后缘两侧有1对刺。
第一触角柄部分2节,内侧有刺毛。大颚前缘有齿部分增大。第一、二小颚略有增大,刺毛数增多。第一颚足内肢末端增加1根刺毛;基肢内缘出现4根刺毛。第二颚足无明显变化。第三颚足内肢分5节。
第一、二步足内肢分5节,每节上都有1-2根刺毛,末节呈爪形。尾肢仍没出现。尾部的形状与上期相似,仅在后缘中央凹陷处增加了2根短小的刺毛。
幼体的运动情形似上期。运动器官主要是颚足的外肢。营养仍以卵黄为主,但已开始摄食少量食物。摄食的对象主要是低等藻类。摄食器官主要是大颚和小颚,颚足和步足具有辅助作用。
第三期幼体(图16):体长2.7-2.8毫米。额角基部有1个齿。
第一触角柄部分3节,内缘有羽状毛4根,第一节的外侧稍弯曲。第二触角外肢增大,有16根羽状毛;内肢分3节,末端有刺毛4-5根。大颚、小颚和颚足无显著变化。第一、二步足增大,末节增长。第三步足出现,呈双叉形,不分节,无刺毛。
第五步足为单肢,较大,不分节,无刺毛。尾节与体躯分开,后缘有7对尾毛。尾肢出现,外肢有羽状毛6根,内肢小,无毛。
卵黄消失,完全靠摄食营养。摄食的对象除低等藻类外,也吃死水蚤及同类幼体等动物性食物。该阶段的营养极为重要,
如果缺乏足够的适口食物,在下一次蜕皮时将造成幼体的大量死亡。幼体的活动范围扩大了,趋光性减弱。
第四期幼体(图17):体长2.9-3.1毫米。第一触角柄的内侧有羽状毛7根,第一节的外侧向外扩大。第二触角内肢分3节,外肢有羽状毛15-16根。大颚、小颚和颚足无显著变化。
第一、二步足内肢增长,掌节较上期粗大,指节较短。第三步足内肢5节,和外肢约等长;外肢不分节,末端有4根长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