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山五美园是明代就已开发的风景名胜区。“五美”是以实际寺为中心,包含金锁岭、观音洞、莲花岩、籰丝潭、顾公洞这五大人文自然景观。我中学时代来过五美园游玩,只记得曾跟一只开屏的孔雀隔着铁丝网合过影。
后来我在线装书中读到“五美园”。清光绪《永嘉县志》卷二十一:“五美园,在茶山。明朝黄淮诗:清晓肩与入翠微,溪流曲折护岩扉。布金僦地徒成幻,卓锡为庵信不非,翠竹黄花俱供净,风声鸟语总禅机,碧潭龙女知人意,收入阴云送客归。张璁诗:我有山东一亩宅,还忆山西五美园。落日放舟循桔浦,轻霞入路是桃源……”
引明代温籍两位著名宰相的诗文为茶山五美园作注释,见证了五美园的历史和闻名。今天看,两位宰相堪称五美园的旅游代言人。
流传至今写“五美园”的诗文,有名的不下三十多首。清孙衣言《游五美园》诗写道:“访梅来到茶山地,白发才游五美园。古佛当门迎我笑,老僧聋儿向人喧。桃花夹岸开避世,山鸟鸣春欲断魂。一杵钟声云外响,夕阳无限满前村。”这些文人墨客的诗文,犹如承载五美园的舟楫,吟唱着,顺着卧龙溪,飘到我面前,载我而去。
当地文化老人王学钊先生说,古时五美园山脚就是溪涧,有十八处水碓,村民用水碓舂米和打油。明王叔果《游五美园》里有“群碓雨余舂更急,禅居幸尔谢喧鸣”的诗句。但如今已无溪山瀑水,水声“哗哗”,碓声“通通”的景象。
五美岭向右分出一条石板路,就是金锁岭,因岭上有山岩如锁而得名。古时此地是峡谷山道,内侧巉岩交错,外侧幽潭深渊,唯有从金锁岩下躬身而过才可至实际寺。经此处,文官要下轿,武将要下马。躬身,是敬畏,是放下,是打开菩提世界的慧根。
王老说,古时金锁岩旁还有纺车岩,外侧就是籰丝潭,涧水飞溅,耳朵贴在纺车岩上,可听到如纺车一样的“沙沙”声。今日“金锁”已是人造景观,自然形成的“金锁”和纺车岩已粉身碎骨,垒砌成脚下的山涧堤坝。而籰丝潭依然幽蓝,依旧藏得住蓝天白云,藏得住山野草木之气。潭边有一圆形黑褐巨岩如一叶墨荷,墨气淋淋,堪称清奇,就名荷叶岩。
过金锁岩,前面豁然开朗,见一山寺庄严清明。此为实际寺。寺坐东朝西,东靠高耸空翠的大罗群峰,面对一个青葱的小山头。这案山巧妙地抵挡了山下俗世之气,隐藏了古刹真容。青龙溪从南边潺潺而入,绕寺“之”字形深情回首后,在寺前凝成碧潭,在流下山涧入世前聚成籰丝潭。北面是五美岭如带缓缓延伸。实际寺就如一把交椅,稳稳妥妥地安在青山秀水间。
实际寺,始建于元兴于明,跟元末明初一代高僧逆川大师有着极深的渊源。今茶山《泉川项氏宗谱》上记载项氏祖先景贤“与逆川善,赐地五美园”之句。当地至今还流传着许多逆川大师的传说故事。逆川大师是元末明初一代高僧,出游四方,宣讲佛法,广募善缘,修建各地寺院山门,曾主持修建了温州松台山净光塔、江心寺、茶山实际寺、平阳归源寺等。元朝皇帝曾赏赐金缕法衣,且御笔钦赐“佛性圆辩禅师”法号。明太祖朱元璋特诏令江南十位高僧在钟山(今江苏南京市)设立无遮法会,逆川大师作为江南十大高僧之一,在这次法会上弘法。明《宋濂全集》收录的《佛性圆辩禅师净慈顺公逆川墓塔碑铭》,详细记载了逆川大师的生平事迹。
逆川墓静卧实际寺大殿后山。一块长方形青石墓碑嵌在青苔斑驳的粗石墙中,墓碑上竖行刻着“明洪武乙丑建清顺治辛丑修八世徒孙实相记”。
观音洞在逆川墓北面山边。野草藤蔓纷披下有一石洞,洞内有石凳可供休憩。莲花岩在实际寺右边山中。从高处俯视莲花岩,如一朵青莲。这朵憨憨的青莲本来应该开在籰丝潭里吧!或许是听了千百年的山寺佛经,开悟了,红花绿叶各自修,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沿青龙溪而上,可寻顾公洞。见巨岩如城墙垒叠,两块巨岩之间有三角岩石从中间插入。洞口上方的“顾公洞”楷书摩崖题刻,今已没入厚积的苍苔。岩石顶上,一株山苍子遗世独立,著花满枝,更添山洞原始神秘。
王老说,顾公洞自己曾经探过,洞深有100多米,洞中有洞,大小相连,内有32个内室,洞内无光。人躬身从岩与岩之间的缝隙进入,洞内碎石满地,仅容二人。
顾公洞因顾瑞屏曾栖居五美园,故名其洞以为纪念。顾瑞屏为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为人正直,嫉恶如仇。民间传说顾公洞直通瑞安梅头大海。明贾石岗《茶山景》里有诗句:“面面青山夹玉川,许多奇胜古今传。神潭不雨洪涛沸,石洞无门大海连。”大罗山中有卧龙潭,难道顾公洞就是龙穴,龙入大海的神秘之所吗?也许在“瓯居海中”时期,周边的海岸海水与洞相通。
离开顾公洞,走上山岗,大罗山肌理尽收眼底。青峰空翠接云天,峰峦柔和圆润一个个耸起,如海天浪涌,绵延天际。又如青龙从天水间飞下,底下一个个巨岩堆簇的小山,反射阳光,似朵朵金莲开放。山野中有两条深深的刻线,东面那条是青龙峡谷,北面那条是卧龙峡谷。王老说,这些峰峦起伏的山脉,在他眼里,就是笔架山,茶山从古到今的文气由此而来。
阳光洒落在五美园,山色空明。在南方秀气的连绵群山中,实际寺内敛、稳重、小巧,一种甘心避世的力量感。仰望蓝天,祥云悠悠,护住这座低调的南方山寺。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