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京津冀三地旅游部门将联合推出一张旅游电子地图,共同编制一本旅游路书。再加上之前发行的“京津冀旅游一卡通”、建立的京津冀旅游电子信息网、开发的手机APP和微信公众号……信息化为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插上了“智慧的翅膀”,也让游客畅游三地变得更加简单。
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第三次工作会议上,旅游电子地图的发布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这一张可以看懂三地景区的电子地图上,主要包括三地旅游景点、旅游度假酒店度假村、旅游咨询站点、主要线路介绍、特色老字号和娱乐休闲点。据了解,这张电子地图绘制完成后,游客通过电脑、手机均能看到和使用。
据了解,京津冀信息化建设还包括开发京津冀旅游电子信息网,共同推出三地旅游精品线路,编制京津冀自驾游路书,将京津冀三地旅游信息融合到一个网络平台,构建京津冀大旅游目的地等多方面。此外,“京津冀旅游一卡通”也将在现有的支付门票等功能“升级”成融合餐饮、住宿、交通、景区(点)娱乐、购物等领域的金融支付以及权益、优惠等功能于一体的新产品,提高服务的便利性。
为了加快信息化发展,京津冀三地旅游信息服务部门联动,推动了一系列合作措施的落地。如京津冀三地分别在各自旅游网站首页开通了三地互访通道,开设了“京津冀旅游专栏”。同时利用北京旅游网、北京旅游资源站两个平台的信息宣传和权威品牌服务优势,构建京津冀旅游城市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渠道。北京市旅游委还专门开展了“京津冀旅游信息服务工作对接活动”,组织北京市及区县旅游部门人员按照区域分为南北两线(南线:天津、秦皇岛;北线:承德、张家口),进行旅游信息服务工作对接,汇总“三地”旅游地市县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机构资源,协商强化“京津冀旅游板块”宣传效果。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