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首各地地名来历(箢子口)

家乡区县: 湖北省石首市

箢子口是一个非常繁华的港口集镇。它依江靠堤,与石首笔架山隔江相望。听老人们讲,箢子口是根据一只箢箕而得名的。
相传清嘉庆年间,朝政开始衰落。当地县官老爷只顾自己升官发财,根本不管人民的死活,这地方十年淹九水,年年遭瘟疫,百姓们的生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有年时值近秋,江水陡然猛涨,一时间洪魔乱舞,将大堤冲了个几十米宽的大缺口。俗话说"地方无鬼不遭瘟"。愚昧的黎民们认为是地方不灵杰,得罪了神仙惹龙王发水,造成洪水泛滥,鬼域四起,一片凄凉景象。
夏天一过,洪水逐渐退落,倒口处冲出了一条内河。乡、保和地方绅士朱五爷、姚三爷等知名人士为了恢复和维持当地百姓的 生产生活,组织老百姓挑土复堤。由于倒口面积大,需土量大,劳力有限,经过一冬一春的辛勤劳动,倒口还是没有修复。更为奇怪的是,大家白天挑高一点,晚上就会下沉一点,尽管大家每天挑个不停,进展还是不大。眼看新的汛期越来越近,只好从外地招来很多逃荒、讨米的难民共筑堤防,也还是象往常一样,挑了沉,沉了挑 ……人困马乏,用去人力物力财力无数,倒口始终不得修复,老百姓认为一定是堤脚下有妖魔作怪。
于是,地方绅士动员黎民百姓,继续采取有钱出钱,有物出物,杀猪宰羊,祭神求福。人们还烧香化纸,折纸猪纸羊,望菩萨保佑。老百姓的言行终于感动了上天,从而决心帮助他们斩妖除怪,过上安宁的生活。原来堤脚下果然有一个修炼成精的妖怪作祟,祸害人间。
一天晚上,倒口之处突降急风暴雨,电闪雷鸣,一声炸雷将倒口堤脚劈开十米宽,十几米深的大窟窿,使妖怪变化成泥土。突然天空又明月高挂,倒口处灯火通明,脚步声震耳欲聋,推车挑士的 "人影"如同穿梭,打旁吆喝的号子声一阵接一阵,热闹非凡,但没有人敢去附近看个明白。等到鸡鸣狗叫时,倒口堤防处已是一片寂静。
第二天凌晨,一位名叫吴老大的老汉去堤上放牛,来到倒口处,见冲垮的大堤已修复完好,还发现在堤上留有一只圈口完好的 大箢箕。只听一个声音说:昨日是倒口,今日行人走,必是仙到此, 留下箢箕口。
人们相信这是他们的行动感动了上天,派神仙下凡帮助筑起了堤防,并留下一只神箢箕将大堤镇住。为感谢神仙的大恩大慈, 人们便根据这只神箢箕,结合本地语言,将这个地方取名为箢子口

DJC(2015-04-1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