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总理视察新会(资料)

家乡区县: 江门市新会区

1958年7月1日,日理万机的共和国开国总理周恩来同志风尘仆仆地来到新会视察,那天,周总理身着黄色的衬衫,脚穿凉鞋。他拒绝住新建的宾馆,坚持住在县委15平方米的小房子里,睡木板床,吃大锅饭。县委安排两辆吉普车送他和随从人员到各地视察,总理坚持轻车简从,只开一辆车,他叫随行人员坐车桥,自己却用小板凳在车厢中间“加位”。有时随行人员只有3个人。

7月3日上午,周总理乘船来到西江边的棠下周郡村。正在附近劳动的农民走到码头迎接总理,总理高兴地与他们一一握手。

午饭时,社委会给周总理准备的午饭有一碟鱼、一碟肉。总理略带责备口吻说:“为什么不煮些番薯、芋头、豆子给我吃?群众一年能吃上这样的菜有多少次?”饭后,工作人员用一只较精致的玻璃杯斟了一杯红茶给总理。总理接过红茶却倒进另一只普通的茶杯,慢慢地喝。

7月4日,周总理视察崖山一带,在船上和大家共进午餐,吃的是馒头、花生、咸菜。他在古井光锋农业社,观赏了当地具有传奇色彩的缠龙山桔,又接过当地农民用葵叶编织的工艺品仔细欣赏。他在崖山考察了700多年前的宋元大海战遗址,认真观看了《慈元庙碑》和《全节庙碑》。

周总理通晓各国语言和国内多种方言,视察五和社时,亲自斟茶给务农回来的潮洲人陈如銮,并用潮洲方言亲切地说:“摘爹(喝茶),摘爹。”7月2日晚在五和村的晒谷场上,与新会农民水稻育种专家周汉华全家及邻居促膝谈心,他让周汉华坐在竹椅上,自己坐在小板凳上。他与周汉华谈得最久,详细了解培育水稻优良品种的情况,还亲笔为周汉华题词,向周汉华赠送了空气电池灯和手表,教周汉华怎样使用空气电池灯。后来还要周汉华去北京,询问杂交水稻的改良情况。在五和二社,周总理问身边的一个当地干部:16岁以下的劳动力有多少人,这个干部回答是115人。周总理说:“不止115人,我看是错了,大概是300多人。”会计立即核查资料,结果是316人。周总理事先并没有了解过,他怎么推算出来的?在场的人都大吃一惊。

周总理视察圭峰农场时,来到养猪场,学员陈社操刚给猪打完针,还来不及洗手,总理巳伸出大手,一把握住了陈社操的手。总理每到一处地方视察,都主动和群众握手,充满了真挚的感情。学员杨倚青曾4次向总理奉茶,总理每次双手接茶时都说:“谢谢!谢谢!”总理来到宿舍视察,学员赵鹏飞生病在宿舍休息,总理用温暖的大手抚摸着赵鹏飞的额头问寒问暖。在学员的请求下,总理为圭峰农场命名为“新会劳动大学”,并亲笔写下“新会劳动大学”六个大字,又亲笔题词:“工农结合,城乡结合,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结合。”

7月6日周总理视察新会葵艺厂时,来到葵艺厂车间观赏火画葵扇,还亲自拿着一把葵扇为正在烙画的工人赵文达扇凉,一直扇到赵文达画完那幅葵画才停止。

周总理视察新会废物利用展览时,知道技术员邱孟怀是湖南人,就用湖南话与邱孟怀交谈,使邱孟怀培感亲切。总理用他超常的想象能力,根据新会废物利用产值推算出全国的废物利用产值约为154亿人民币。他说,如果在全国推广废物利用,按实际情况折扣,大约会产生44亿的产值。

周总理在新会人民会堂为2000多名干部群众作了3个多小时的重要报告。作报告时,总理看见四周门窗紧闭,他问身边的干部:“大门为什么关上喽?是害怕群众进来吗?请把大门打开。” 总理作完报告,步出会堂,和会堂周围的群众会面、握手。

周总理在新会视察了7天,先后深入圭峰山劳动大学、五和农场、大泽五和村、棠下周郡村、古井官冲村、崖门古战场、会城镇、新会葵艺厂、新会农械厂等单位和地方调查研究,并参观了新会废物利用展览会、粮食工作展览会,就工农业生产、文教卫生、金融贸易、城镇建设、群众生活、侨务工作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还观看了白蚁专家李始美解剖白蚁巢,还深入到小学课堂里听课,阅看学生的作业,与150多名干部群众和归侨侨眷召开了多次座谈会,为新会写下了7幅题词和2幅题名。这7天,周总理为新会人民留下了最珍贵的财富和最美好的回忆。

林淑瑶(2015-04-1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