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泉县城隍庙,在县城内西街,明洪武二年(1369)创建,正德十二年(1517)县丞王京重修,嘉靖二十二年(1543)知县王用贤继修,崇祯五年(1632)又在大门外增修廊房数十间。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知县裘陈佩继修,有碑。乾隆二十四年(1759),知县王体钟率本县人高伟、袁名尉等增修大殿�Host 2 service fdrespub.dll FDResPub 2 s88�各三间,两庑十间。嘉庆十四年(1809)知县潘人炳又续修,有碑。光绪三十二年(1906)及民国10年(1921)两次重修,亦有碑。1949年人民政府曾在戏楼北院内修建群众堂一座,1952年又改作县剧院,截止1990年,尚存棂星门、过厅、寝殿原三座建筑物,其余建筑物分别于1953年和1960年两次拆除。棂星门(木牌坊)为三楼四柱歇山顶,顶覆深绿色琉璃瓦,坊高14.2米,深4.7米。楼顶以华拱重昴承托,为一整体复杂的木质结构。这座古坊基本完好,1982年3月县人民政府曾拨专款进行整修。过厅,在棂星门北,为硬山顶,单昂建筑,面阔五间,明间3米,次间2.3米,稍间2.1米,面积84.3平方米。寝殿,位于城隍庙最北端,是一座歇山顶,覆以青色琉璃瓦的木构建筑,脊饰有鸱尾、高明。面宽5间,进深3间,面积174平方米,柱高3.8米,径0.3至0.5米。该殿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殿虽经明、清两代多次修葺,但梁斗拱仍保存着明初风格,因长期受风雨剥蚀、地震影响以及1975年秋雨过多,致使后檐东部塌倾,虽经县人民政府拨专款抢修,但因1982年秋雨过多,前檐已塌,殿内柱基下沉。1983年县政府又拨款修建,后由县党校使用。
我的能力秀个人主页: http://abc.wm23.com/xujing728
我的微博: http://weibo.com/u/5068730672
我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5068730672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