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慧能大师八胜迹上

家乡区县: 云浮市新兴县

蔡景亮

如《国恩寺胜概》一文所述、新兴县作为一代圣僧六祖慧能大师的出生地和青年时期生活过的地方、国恩寺作为他的故居、住锡和圆寂之所,这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系列富于传奇色彩的故事和传说和遗迹。现撮要分八节分述如下,以飨读者。

一、偏僻山村出圣贤

在新兴县集成镇,距国恩寺约二里之遥的夏卢村,有一座普通的农家小院。慧能大师就在这里呱呱坠地。

慧能大师俗姓卢,父亲卢行蹈原官范阳(今河北大兴县)于唐高祖武德三年(620)被贬新州(今新兴县),后与当地琅村李氏结婚落籍。李氏先梦庭前白花竞发、白鹤双飞,异香满室,觉而有娠。遂洁诚斋戒,怀孕六载于唐贞观十二年(638)农历二月八日子时生下一男孩。是时毫光腾空,香气馥郁。及至黎明忽有二僧造访,道是昨夜贵府喜生男儿,特来安名,可上慧下能,就称慧能。六祖父问:“何谓慧能?”僧曰:“慧者、以佛法化度众生;能者,能作佛事也。”言毕而出,不知去向。慧能不吮母乳,夜有神人灌以甘露。慧能3岁丧父,由母亲抚养成人,一直以采樵贩卖为生,至24岁别母离家,往湖北蕲州黄梅县学佛。

慧能的故居经后人多次照原貌修建,重建,今尚完好,只是略显古旧。门额上书“圣地之门”四个红底黑色大字。门联为“圣地一花开五叶,门庭三宝朝万年”。词意不俗,字也刚健,应是名家手笔。跨进院门,是“六祖慧能纪念堂”,又见一联:“新州毓秀、圣地鼎名”。字体秀逸,笔意清俊。再进,由小廊庑绕小天井而到厅堂,六祖塑像端坐正中,左边小龛供奉六祖父母牌位。

整个故居布置,民俗气氛浓重,如小庙宇庙守数人香火普通有签可问休咎,当是乡人意蕴也。

二、报恩古塔又重光

古语云:“父母乃生身之体”。又云:“万善孝为先”。曲尽孝道,,乃人子之责,僧人也未敢忘父母养育之恩德。禅宗六祖慧能大师为报父母之恩,于唐太极元年(712)命门人自曹溪(今韶关南华寺)还新州国恩寺造报恩塔。次年夏亲自返国恩寺督工,七月塔落成,六祖遂于八月初三日在国恩寺坐化、肉身遗体人塔。同年十一月肉身遗体移往南华寺。

报恩塔后来毁于兵乱,宋开禧二年(1206)由朝奉大夫知新州军州事马唏骥、阳江进士彭侯、郡宋黄朝清等集资重修。塔之石柱上镌刻有福建漳州、泉州、广东广州、阳春、肇庆及县城北街等地捐赠者的·芳名。至元代塔又毁于火。历明、清和民国三代,仅残存高丈余、宽三尺塔身基层,差可凭吊。但塔柱倒地,石刻字迹因风化日久依稀难辨。“文革”期间,石柱和布纹唐砖都被移逸。1984年秋,寺僧们在清理塔基上面的积土后,始发现原塔的基底和唐砖地基结构。

近年来国恩寺长老鼎光法师和方丈定然法师发愿重建。在当地统战部宗教局支持下,旅港新兴同乡会诸善男信女乐施净财。如今一座七层八角形,高24米,周长17米的红墙绿檐宏伟壮观的报恩塔,已巍然矗立在国恩寺左侧的古塔遗址上。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亲书的“报恩塔”三个大字,高悬于塔门首之上。

登上报恩塔顶层,放眼四望:则见龙山诸峰,逶迤起伏,状若游龙,万木争荣,郁郁葱葱,卢溪原野,江流如练,绿畴如茵,山村点点,如画如诗,好一派江山秀色,尽收眼底。遥想六祖惠能大师当年建塔的初衷宏愿,反顾自身的孝道,当有一番深义也。

三、六祖手植千年荔

世界上不乏千年以上的古树,而千年以上的果树则不多,千年以上的荔枝树尤为鲜见;

在广东省新兴县国恩寺古刹左侧,就有一株迄今已为1300多年树龄的荔枝树。因它乃慧能大师亲手所植,故有“佛荔”之誉。此树高达18米以上,主干三人才可合抱。距地面一米多高处已中空,雨水可直通地面。躯干树皮多已剥落,痕迹斑驳,可想见其历尽了几多沧桑。

如今这株“千年荔”虽已呈老态龙钟之状,但却郁郁葱葱,枝繁叶茂,生意盎然。每当蝉鸣荔熟时节,青枝绿叶间缀满累累殷红的果实。时人有诗赞曰:“祖师手植千年荔,留作甘棠启后人,岁岁枝头结硕果,好将甜蜜润良心。”其实千余年来,到过国恩寺的诗人,早已留下不少题咏。新兴县清代嘉庆九年举人陈在谦有诗云:龙山侧生枝,仍傍卢公墓。吾师手所植,树老虫不蠹。1200岁,旷劫等闲度。云何太支离,亦抱维摩痼。独有横出枝,翩翩入云雾。仲夏火实骈,时闻天香吐。珠胎剖晶莹,中乃万象具。玛瑙盛玉碗,倒与法供布。一偈明心性,菩提本无树。岂繁口腹图,翻身为后住。树也本不住,师也本不去。吾且食荔枝,佛也本不喻。”

这株“千年荔”,未知是因其品种的优异,地理环境的优越,还是六祖的灵异,历悠悠千余年而不枯,以其独具的风采和甘美的果实,给后人以观赏和口福,这恐怕还得感谢六祖的恩泽了。

【转帖即为法布施,功德无量】出处参考:http://www.foyuan.net/article-116328-1.html

huahuaLJQ(2015-04-1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