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城开封

家乡区县: 开封市禹王台区

     菊花在我国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开封菊花,源远流长。南北朝时代,开封就有种植菊花的记载。至宋代,东京开封菊花已驰名全国。暮秋时节,各地名菊荟萃于此,一比高低。《东京梦华录》载:“九月重阳,都下尝(赏)菊,无处无之,酒家皆以菊花缚成洞户”,“禁中与贵家皆早尝菊”,“士庶之家亦市一二株玩尝”。宫廷内外争插菊花枝,挂菊花灯,开菊花会,饮菊花酒。足见当时菊风之一斑。爱菊者众,遂孕育成为风气,又反过来推动养菊技术和赏菊水平的提高。当时东京已能培养出一株百数朵花的立菊,还能用小菊结成宝塔、门楼等艺术景观。更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已有许多菊花专著问世,如刘蒙泉的《菊谱》、史铸的《百菊集谱》、范成大的《范村菊谱》等。到了明清时代,开封养菊更风靡盛行。明代诗人李梦阳曾来赏菊,并写了一首诗:“万里游燕客,十年归此台。只今秋色里,忍为菊花来。”在禹王台公园的乾隆御碑中,至今还可看到“枫叶梧青落,霜花菊白堆”的诗句。


     开封人民有着酷爱菊花的传统习惯,以养菊、赏菊为乐事。1983年,开封市将菊花定为市花,决定每年秋季举行为期1个月的菊花花会。首届花会在禹王台公园开幕时,27万株千姿百态的秋菊吸引了众多的中外游客。以后每年菊会期间,大街小巷,到处都是菊花世界。花海人潮,五彩缤纷,四海宾朋,纷至沓来。龙亭、禹王台公园里更是熙熙攘攘,人山人海。万紫千红争比妍,人人都言看花去。一个个观赏点,一丛丛菊花园;一朵朵菊城花,一群群赏花人。如诗,如画,如梦,如醉,给老者以青春,给青年以憧憬,给诗人以灵感,给画家以丹青,幼童进入童话乐园里,情侣陶醉花好月园时,真可谓“九月花潮人影乱,香风十里动菊城”。

     经过1000多年的延续和发展,开封菊花已经从早期的黄色和白色发展到现在的红色、紫色、绿色等多种颜色,花型、品种达到1200多个。经由菊花艺师的巧手嫁接和培育之后,这个传统花卉千姿百态的造型和姹紫嫣红的色彩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每年十月开封就成了菊的世界,花的海洋,大批外地游客慕名而来,为了一睹据称开封的风采。开封菊展的主会场设在龙亭公园,从中门进去,过玉带桥,经嵩呼、朝门、大殿以至北门广场,在全长近千米的展览线上,分别摆设有大立菊、塔菊、九龙菊等千余种, 庄严古朴的龙亭建筑群,掩映在一片菊海之中。开封人不但浪漫,而且还有深厚的文化基础。不信你看,构思巧妙的“双狮迎宾”、“金鸡报晓、”“节日礼花”、“菊海腾龙”、“秋菊遇仙”、“陶令采菊”、“菊城相会”、“和谐社会”、“祖国万岁”等艺术造型。站在龙亭大殿之上,俯瞰整个开封,大街小巷,各家各户都摆满了菊花,真是姹紫嫣红,美不胜收。

开封菊会之所以能够在古城大地逐年壮大,更有其深刻的现实原因。实践证明,开封菊会已成为开封众多旅游资源中的一个独具特色的品牌,它的成功举办对扩大开封的改革开放、提高开封知名度、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加强与外界的经贸交流、推动旅游经济发展均起到重要作用。

一米阳光8358(2015-04-1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