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是河南省地级市,简称汴,古称东京、汴京,为八朝古都 。开封是一座历史悠久、底蕴厚重的魅力之城。开封迄今已有4100余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夏朝、战国时期的魏,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相继在此定都,素有“八朝古都”之称。特别是北宋时期,开封孕育了上承汉唐、下启明清、影响深远的“宋文化”,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活字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均出自北宋时期。历史上的开封有着“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汴京富丽天下无”的美誉,北宋东京开封更是当时世界第一大城市。
据正史记载,开封城出现在春秋郑庄公时代(前743——701年)。战国时代,七雄逐鹿中原。地处关中的秦国逐渐强大,六国莫不懔然。为避强秦压迫,原在山西安邑建都的魏国,于公元前364年迁都大梁,并筑大梁城。这在开封的城市发展史上是一个里程碑式的重大事件。公元前225年,秦大将王贲攻魏,决河水以淹大梁。三月城破,魏亡,大梁毁坏殆尽,一代名城付之流水,只有梁惠王的故冢(在今中牟县境内)成为古大梁城的见证。
公元前168年,汉文帝封子刘武为梁孝王,先都开封,后迁商丘。南北朝时,开封先后改称梁州、汴州,由县治改为州治,沉寂了数百年的开封重又发��起来,成为北魏对南朝作战的水运交通线上的八大仓库之一。隋炀帝时期开凿的两千多公里的大运河成为沟通南北的大动脉,开封位于大运河中段汴河的重要位置,又是隋朝东都洛阳的门户,因此开封借助优越的地理位置,商业、运输业开始繁荣发展起来。五代时,北方连年战乱,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经济中心南移,运河漕运的地位上升。开封地处漕运要冲,促进了开封经济、文化的发展,为开封成为全国统一的都城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五代时期除后唐定于洛阳外,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均把国都定在开封,称之为东都或东京,这说明此时的开封正式取代长安、洛阳而成为全国政治、军事中心。开封成为世界名都的帷幕终于拉开了。
公元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在开封城北40里的陈桥驿(现属新乡市封丘县)发动“陈桥兵变”,建立了北宋,历经9帝168年,是开封历史上最为辉煌耀眼的时期,经济繁荣,富甲天下,人口过百万,风景旖旎,城郭气势恢弘,不仅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史书更以“八荒争凑,万国咸通”来描述开封。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作品《清明上河图》,图描绘了清明时节北宋京城汴梁及汴河两岸的繁华和热闹的景象和优美的自然风光。中国的对外交通已由汉唐以来的丝绸之路转向东南沿海的海路,火药、印刷术等中国的发明由此传向世界各地,开封以其泱泱大国的气象,跃居为那个时期世界上最为繁华的著名都城。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