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丰顺童年——忆烧窑

家乡区县: 梅州市丰顺县

       童年里,最喜欢的一个活动就是烧窑。

      那个时候,手机还没有普及,在每个春季或秋季农忙过后,割完稻谷的土地上,小伙伴们最喜欢的活动就是——烧窑。

      烧窑,顾名思义,分为“烧”和“窑”两个部分,烧,需要用到柴火,每个割完稻谷的谷地,上面的稻草苗就是我的不二选择;窑,则是一个搭建起来的“小房子”,用来烧柴火的场地。烧窑是一个考验体力和脑力的活动,下面我简述一下烧窑的过称。

     第一步:选场地,找窑门和土砖。

     首先,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土地,对土地的要求是坚硬,表现为土是干的,土地是一个地基,所以要选好。找好土地之后,接下来就是用刀在选好的土地上挖一个圆形的圈,同是开凿大概5厘米的的深度,我们称之为挖地洞。这个洞的作用是用来装柴火灰、番薯和香芋。

  第二步:找窑门和土砖。

   选好场地开好洞,接下来就是找窑门和土砖。窑门,我们一般会选择砖块或那大块的土块。窑门在整个烧窑的过程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窑门的搭建,关系到后面搭窑和烧窑是否能顺利完成,进而会影响整个烧窑的进度。找好窑门后就需要动手土砖,土砖最好是差不多一样大且有一面是平的,不平的话我们一般会用小刀把它削平,这样的土砖有利于我们后来窑(也就是小房子)��搭建。

     第三步,搭窑和找柴火。

     准备工作都做得差不多了,下面就是进行的就是重头戏——搭窑。搭窑的工作一般会把它交给比较有经验的小伙伴来搭,因为搭窑技术的好坏决定了窑的美观度和稳固度。

   搭窑从最开始的窑门开始搭建,把窑门放在挖好的地洞的中间,旁边开始放土砖,一圈一圈地向上堆,每一层放土砖的位置都逐渐往里面挪动一点,依次向上砌,最后,搭建成一个像金字塔形状的小房子,也就是我们说的窑。在搭建窑的同时可以进行的工作是收集柴火,用来烧窑的柴火 可以是割完稻谷后的稻谷的杆,或是一些枯萎的植物的残枝或是在家里拿过来的柴火,柴火的量一般都是拿一小推来被备用,一般来说只会多,不会少。

     第四步,烧窑。

     烧窑的时候第一个需要注意的就是小心,小心地塞柴火,防止不小心把窑门给捅塌了;其次就是要细心,细心地看管好柴火,不要让火熄灭了。烧窑烧柴火时间的长短,取决于窑的土块是否变红,变得红彤彤的时候就可以停止再添加柴火了。

      第五步,捅窑,放番薯,培土。

     下面进入烧窑的尾声工作,首先,等窑里的火熄灭后,首先,把窑门拆下来,同时用大土块把窑门填好,其次,在窑(房子)的最顶端,凿一个小洞,把番薯放下去,同时再推一些烧得红彤彤的土块下去,再放一些番薯,依次进行下去。
      番薯放好了,就要填土。把准备好的散装的土盖在已经放好番薯的窑里,把整热气腾腾的小包用冷土掩藏起来。最后进行的工作就是用手摸摸我们的蒙古包,看看哪里还有热气的,再用冷土末把补上,把整个蒙古包都摸一遍了,热气没有再冒出来了,就可以了。20分钟后,我们再回到我们的“蒙古包”前,用小木枝把它挑开,把番薯拿出来,就可以吃了。用窑烧出来的番薯很香,皮通常都是千仓百孔的,但是它的肉确是最香的,番薯的香味和甜味这在窑里很好地融合,成就了我童年里美好得味道。

     现在的我,远离家乡几百公里远,家里的稻田越少且现在的小朋友也比较热衷于玩手机,田园里的活动也越来越少,很久不曾吃过窑过的番薯,下次回家,一定要和小伙伴们再去烧一次窑,重温一下:童年的味道。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u/3042269295?source=blog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3042269295
新观点通过:http://wm23.cn/mindy541(互顶/评)
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86158282.html(互送每篇5颗梧桐子)

沧海月明珠(2015-04-1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