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敖汉--发现最早“新石器时代方化”

家乡区县: 内蒙古敖汉旗

     隆洼址,是目前为止,内蒙古自治区和东北地区发现最早的一种新石器时代方化类型,故命名为“兴隆洼方化”。这是一处距今已有七千二百五十年至八千年左右历史的古代方化址。
  遗址位于牛河上源的缓坡台地上,地处平坦,视野开阔,加之近有泉水至今长流不断,故很适宜古代人居住,除兴隆洼文化的遗存外,还保存着距今五、六千年的红山文化、距今四千年左右的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居住址和城堡遗址。兴隆洼方化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原始社会“聚落”遗址。

     考古所的三次发掘,共揭露出五十七间房址,均为圆角方形,房址中间是灶址,四周和居住面还有保存食物、火种的小龛、袋状炕。房址大小不一,小的有几十平方米,最大的有一百四十余平方米。均无门道,据专家们考证,可能是在房子顶部开孔"以梯出入"。这是我国古代建筑史上的重要发现。
  出土的遗物有大量的加砂陶器,石器多为打制的锄形器,磨制的石斧、磨盘等。发现的镶嵌细石器的骨刀、渔叉等也很具特色。在房内,还发现了多具鹿头、核桃锹果核等,表明了这一时期的先民,其生产方式除了农业外,并存着渔、猎业和采集野生果实等生产方式。这些发现,对于考察内蒙古东部的古代自然植被的变化情况,提供了科学依据。

兴隆洼文化的遗址分布,遍及敖汉旗南北,当前已发现五十余处,在赤峰市的巴林右旗、翁牛特旗,通辽的奈曼旗等地,也发现了同样的文化遗存。这说明:老哈河、西拉木沦河流域的古代文明与中原地区是同阶段发展的,并且,在文化面貌上具有自身的特征。

微凉cara(2015-04-1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