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增设高中班和师资培训部。1975年8月师资培训部的师生迁往乌兰浩特独立设校。1984年9月改办为职业高中,更校名为哈拉黑职业高中。1987年8月初中班分离出校,另行建校,学校再次更名为科右前旗职业技术高级中学,简称科右前旗职业高中。1997年8月经政府统筹,将本旗内的蒙语授课的乌兰毛都职业高中合并到科右前旗职业高中,至此,学校成为科右前旗唯一的一所综合性多学科的职业技术高级中学。
该校主校区占地142934平方米,有校舍6800平方米,分校区校园占地54234平方米,有校舍3000平方米。该校有种植基地600亩,林地1750亩,果园苗圃120亩,“四三”型温室大棚一个,组培室一个,草场7000亩,羊1800只。专业设置以农学、畜牧为主,同时开设计算机、建筑、医士、美工、旅游、财会、机电技术应用、烹饪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592人。农民成人学历班(农闲时授课)600人。面向农村开展短期技术培训,培训人数近几年每年都在10000人次以上。培训的主要层次有科技扶贫培训、实用技术和高新技术应用培训、示范户培训、村干部培训和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
该校地处农村,从改建为职业高中之日起,就把为农民服务,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做为办学宗旨。适应社会需要办学,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寻求发展壮大。适应需要调整专业设置,20多年来,该校的专业设置由最初的三个增加到10个。适应需要办学模式创新,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并举,长短结合,“定单式”培养和准就业培训并重;走联合办学之路,与强校联合,与企业联合,产教结合,多层次办学。为满足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提高的需要,在科右前旗各乡镇苏木设教学点,创无疆校园,办学规模越来越大。建校初期,年在校生不足500人,年培训人次仅为200---300人,而现在已达到在校生2000人(含成人),年培训人次达万人以上,学校内部管理科学规范而不失特色。
办学目标——让学生(学员)展现个性,教师展现风格,学校展现特色。
专业设置理念——把社会需要当成自己的追求。
队伍建设——“一德”(高尚的师德)、“三观”(为学生生存与发展打基础的新的基础观,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价值观,全面提高素质的质量观)、“五规范”(语言、板书、仪表、行为、环境)、“六能力”(情感交往、学习、管理、操作、研究、创造)、“七角色”(传道者、学习指导者、智力资源开发者、示范者、管理者、父母与朋友、研究者)。
德育目标——以培养一个“人”为基点,逐级提升为培养一个“中国人”,培养一个“现代人”,为学生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
教学工作——坚持科研领路,立足校本教研,永攀新台阶。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