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文化

家乡区县: 贵州省习水县

      土城古镇位于赤水河中游,距习水县城28公里,是习水到赤水的中心接点,是黔中腹地西出川南的交通要道。小城三面临水,被面环山,小镇依山而建,水绕镇流,是国家历史文化名镇。

      土城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古镇,曾经是赤水、习水、仁怀的政治中心。考古发掘证实远在7000年前的母系氏族社会时期,我们的祖先即在此繁衍生息。周秦时期这里是南夷习部。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此设置平夷县,辖地为今赤水、习水两市县地区,隶属平夷郡。章武元年(公元221年)蜀汉迁鹿,降都督府于此。晋愍帝建兴元年(公元313年)改置平夷郡,领平夷和蔽两县,北周保定中废。唐高宗仪凤二年(公元672年)置浙州,领羁鹿,隶泸州都督府。北宋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置滋州,领承流、仁怀两县,隶潼川府路。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废滋州,更名为土城,隶泸州。南宋端平二年(公元1235年)置滋城千户所,隶播州。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置古滋长官司,隶播州军民抚司,属四川行省。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复设土城千户所,隶播州。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置上赤水里,平播后改名为土城,置威远卫右所于此。至明天启中废。清代设土城里,隶仁怀直隶厅,属贵州省粮储道。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改设土城区,属赤水县。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改名和滋新镇。1950年更名为土城镇。1965年划归习水县至今。

       

土城古镇在其悠久的发展历史中,留下了类型多样的文物古迹。有新石器时期的石斧和石网坠(1952年至1980年先后发掘出来),东汉墓砖(1964年至1973年出土),宋代酒窖,明代四大军事设施九龙屯、七宝屯、金子屯、天赐屯,明代养马司、茶园,明清两代的古墓、摩崖石刻、圣旨碑、民居与盐仓,此外还有“五宫九庙”、“两寺一阁”以及秦汉以来历代使用的古钱币。

       土城古镇文化,追根逆源,源远流长。至唐宋时,土城作为赤水河盐运的必经之路,船帮、盐号应运而生,明清时期,由于盐运的兴旺,川戏玩意、京城建筑、江南小屋也随之传入土城。

CBB金牌总代@阿丽(2015-04-1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