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古墓

家乡区县: 河北省冀州市

古墓。

冀州古迹最突出的是古墓。据《汉书》、《后汉书》载:从西汉至东汉刘氏子孙被封信都(今冀州市)的诸候王为20余人,有西汉广川王刘彭祖、刘越、刘齐、刘吉、刘义绍、刘汝阳,信都王刘景,东汉乐成王刘党、刘崇、刘巡、刘宾、刘长绍,安平王刘浮、刘续。“广川王凡嗣国七世,乐成、安平二国亦凡七世。其子孙为列候,见于史者二十余人,生居此地,没即葬焉”。故历代认为冀州境内的古墓多为汉代古墓。《太平御览·冢墓类》载:在信都郡(今冀州市境)内有汉广川王墓、魏襄王冢、哀王冢、魏王子且渠冢、袁盎冢、晋灵公冢、幽公冢、恶书冢,但不明穴处。康熙《冀州志》载:冀州境内,土阜累累。现地点明确的古墓有9处(其中有6处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别是:前冢 座落在旧城北七里,封土高10米,占地面积380平方米。建国初,有人将前冢挖一洞,发现里面有砖砌墓室,墓砖有20斤、24斤、40斤三种,墓道高6尺,宽4尺多,弯曲不直,里面有很多墓室,后用土掩埋。冢上原有一座菩萨庙,庙内有一铁钟,钟上铸有“道光三年重修”字样。十年动乱期间,庙被拆除。1969年此墓又遭人为破坏,出土文物有银缕玉衣片、铜器、陶器等,被鉴定为汉代文物,此墓为汉墓,虽遭部分破坏,但仍有一部分较为完好,仍具有一定的保护价值。此冢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后冢 位于前冢北二里,冢高14米,东西、南北各长60米,占地3600平方米,地下物尚未遭破坏。据分析,可能是汉墓。后冢封土比前冢高大得多,内涵应更为丰富。此冢现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双冢 座落在新城南二里。南北两个冢前后相距50米,大小相同,冢高6米,冢底相连,南北长150米,东西宽100米,占地6亩,因两个古冢相连接而得名双冢。冢顶原有南北两座大殿,今尚存绳纹汉瓦碎片。民国初期,在西北角发现砖砌券门,冢顶也有塌方现象。从发现的券门和两冢相连的结构分析,很可能为年代久远的古墓。据《周书》载“宪至信都,氵皆阵于城南,宪登张耳墓以望之。”由此可知,冀州城南有张耳墓,而双冢正处于冀州旧城南十里。据此推断,当年所登的张耳墓可能就是今天的双冢。此冢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元头墓 座落在旧城西1公里。封土高5米,东西长40米,南北长31米,占地面积1240平方米。据旧志记载:“西元头村东北有元渤海郡吴泽世庆墓志,孙郑李村南有老娘墓、元东陆先生冯复墓碑。”当地群众将此墓俗称为袁绍的“四女坟”。此墓曾于1968年在封土的西南角挖出一道墙口,后被县政府部门制止,并将墙口埋好。1981年上半年存有动土现象,破坏不严重,封土基本完好。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门古墓 座落在旧城南门东侧20米处。据旧志载:“南门内左有张耳祠,宋建隆中立,元末兵废,遗址尚存,下有张耳墓。”张耳系汉代王候,封地在今冀州市。1982年3月,河北省文物局主持进行了发掘,墓葬为一砖砌多室墓,墓室、墓道都用瓷砖砌筑,已被严重破坏,墓室内仅残留陶器碎片。据专家分析,此墓年代为东汉晚期,通过发掘,纠正了历年来传为“张耳墓”之讹。辉庄墓 座落于冀州镇辉庄村东北600米。封土高9米,占地面积6300平方米。该冢封土为白灰和粘土夯筑而成。据说此冢原来的形状是“龟形”,现近似于园台形。冢顶原有“镇武爷庙”,冢南坡有“佛爷庙”,当地群众俗称“大寺”,后被拆除,现封土上碎砖瓦很多。封土上原有“龟驮”的石碑两块,字迹不清,现已修桥用了。冢的东南角尚有龟座一个。其封土夯实情况与其它墓葬不同,分析应为大型墓葬。此墓保存完好,基本上没有动土。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孟岭墓 座落在南午村镇孟岭村北50米。封土呈方形,东西长85米,南北长87米,高7米,占地面积6908平方米。冢顶曾有庙和石碑,解放前庙和碑就被毁。相传是东汉末年袁绍所筑,有“阅兵台”、“蓄粮冢”、“烽火台”等传说。冢东南角动土较为严重,其他部分保存较好。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午照墓 座落于周村镇南午照村西南500米。封土高5米,占地面积2400平方米。冢上原有庙,现已无存,附近尚有汉瓦残片。1957年当地群众在冢的西南角50米处,发现埋有铁香炉一个,约2米高,因重量过大无法挖出,所以又埋了起来。据当地群众反映,曾有人在动土时发现人头骨和花碗,后无人敢挖此土。分析可能是汉墓,但无史料考证,尚不能作最后结论。封土保存完好。现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常庄墓 座落在冀州镇常庄村北300米。封土高8米,占地面积2565平方米。原来有大小两个土冢,小冢于1958年平整土地时平除。此冢有三种传说:一是袁绍的蓄粮冢;二是张耳之墓;三是“九女坟”。据冢附近出土的破砖碎瓦分析,此冢可能是古墓。此墓始建年代,无记载可查,有待于进一步考证。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另外,据民国《冀州志》载:尉迟墓、陇西伯墓、腊李墓(元朝李诉墓)等古墓簇拥在冀州城西北。传说中的袁绍四女坟、妻母坟也在旧城西北。乾隆十一年《冀州舆地图》中旧城西北也标有尉迟墓、老娘墓、四女墓等图样。充分说明冀州旧城周围还有其它古墓。

丽 丽(2015-04-1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