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洞洞中传说

家乡区县: 安顺市西秀区

第一介典故:

     长生洞口可以看到刻有两块石碑,一块书有“弘治元年”字样,一块书有“同治二年”字样,其中“弘治元年”碑刻记载了一个故事:明朝时苗民造反,造成兵灾,周姓乾溪(马坪村境内的小溪叫做乾溪)族祖先带领族人来到此洞中避难,使得族人得以幸存了下来。

    又有传,清朝同治年间,官逼民反,又有各种自然灾害,马坪村以及周围共计24个男子带头去衙门请愿免苛捐杂税,遭朝廷镇压,于是他们退守马坪村的这一山洞,朝廷派兵团团围住意图困死他们在洞穴之中半年有余,可是半年之后,洞中被困之人却还扔出了一条裹满水草的大活鲤鱼。于是朝廷认为此洞内有乾坤围困不死而又攻之不下,只得退兵。

    1945年,日本兵过马坪村时,当地所有村民都躲在这一山洞之中,也免于一难。

    正是因为这些故事,当地人认为此洞救了许多人免于一死,于是将其取名为“长生洞”,为“不死”之意。至于下洞为何叫犀牛洞,传说是封神故事中的姜子牙将一头大犀牛困在洞中,每到干旱时节,洞内的水位下降,犀牛就会翻身洗澡,从而将水挤出了山洞供村民灌溉,于是此地久旱不雨时,每每会有一股浊流从中流出,村民们都说那就是犀牛在洗澡放水了。

    故事都已经远去了,我们当然也还是看到了古老的石刻,还有传说中的炮台,以及口口相传的传说,还有,就是确实看到了美丽的溶洞。

    这个溶洞隐藏在隆回县的大东山脚下,犹抱琵琶半遮面,据说周围还发现了很多的小溶洞,又据说这些大大小小的溶洞都是互相联通起来的,也许,有朝一日它会“摘去头巾见真容”地展现于世人面前。

第二个典故:

    相传明正德年间,湘中有一大财主彭儒阴、彭儒阳兄弟俩,建有一个九进十八厅的大屋堂——新屋堂。此屋堂,上有犀牛水口;下有石马保屋堂;中有灵芝山,喂养石马、犀牛。所谓上有犀牛保水口指的就是现在的冷山冲下水库,原名古大塘。有一年,彭姓财主因得罪地师,被地师设计陷害,叫人连夜担平灵芝山(现锁石镇政府机关所在地),是夜,石马一夜之间吃掉十二个农场的禾苗。而雇佣俩个割草喂鱼的长工,在古大塘又发现一独角怪兽物。一担担草放入塘中,只见塘中立刻掀起世浪,独角怪物,张开血盆大口,将草尽悉卷去。长工大惊,连忙回报财主。

    石匠在洞口左等右等不见她出来,心知有变,可又投鼠忌器,不敢贸然行动。一连等了七七四十九天,仍然杳无音讯。他想,李华被你们害死了,我也不能让你们好活。他使尽全身力气,一口气打了七七四十九丈深的炮眼,装进七七四十九包烈性炸药,导火线一点,只听得轰隆一声巨响,山摇地动,石破天惊,洞里所有的犀牛及其精怪,全震死压扁了,地下水库当然也付之东流。

    第二年,有人发现石匠盛水用的毛竹筒从石崖头泉水眼里漂出。至于石匠和李华的下落,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说,石匠一直站在犀牛洞口等李华,白天喊,晚上叫,天长日久,变成了扼守洞口的大石头;有的说,李华没有死,她早就抱着心爱的毛竹筒从地下河里漂出来了,若干年后,在天涯海角找到了石匠,有情人终成眷属。 彭儒阴,偏不信邪,拿起一杆火铳,赶往塘边,叫长工如常放草。草刚下塘,又掀起世浪,独角怪兽物,依然冲来吃草。彭儒阴端起装满铁沙火药的火铳,“轰”的就是一铳,塘归平静,塘中央却被鲜血染得绯红。可是随后便是石破天惊的“轰隆”巨响,古大塘左侧一大块山崖轰然倒塌,紧挨着左侧塘基大坝决口,水猛涨,浪滔天,只见一独角怪物,拥水仰天悲啸长吟,逢山过山,逢水过水,拥着巨大的洪水向湄水河呼啸而去。现今的金城河就是此犀牛踩出的河,现今的洗坪里,就是因犀牛将此处房舍、农田洗成一片汪洋而得名。古大塘右侧塌下的一大块崖石后留下一大洞,就是现今的犀牛洞。

我的能力秀主页:http://www.wm23.cn/xian121123

我博客主页:http://blog.sina.com.cn/u/5398154852

我的微博主页:http://weibo.com/5398154852/profile?topnav=1&wvr=6

我的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94861292.html

墨瞳(2015-04-1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