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月饼,它没有馅儿,却与带馅儿月饼一样的香甜可口;它没有华丽的“外衣”,却有着实打实的“内涵”;它不会出现在送礼的清单中,却已经成为内蒙古中西部老百姓的日常食物之一。这种月饼被老百姓称为“平民月饼”,因为它的诞生地在内蒙古丰镇,所以人们更愿意称它为丰镇月饼。
月饼博物馆
其特点是焦黄松软、香脆可口、绵甜悠长、油而不腻、常吃常新。丰镇月饼刚出炉时,饼内层次分明、面锋如刀、入口松化有“飞毛利刃”之称。久而藏之于瓮坛,则松软柔和、绵甜适口。倘若在坛瓮之内放些许美酒、香果,那更是闻之四溢飘香,入口满嘴果香。
月饼博物馆
遥想当年,进入八月,家家户户担面提油去加工处打月饼,这个过程就是其乐融融的一种享受。那打月饼的师傅喝着冰糖水,守着熊熊的金色炉火,和来打月饼的人聊着天,��他们夸奖着月饼的香脆,掰开刚出炉的月饼让你看它的锋口和层面,享受着一种珠联璧合的快活。
丰镇的月饼传承着中华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月饼,顾名思义就是远古祭拜月神的饼式供品。中华民族历来注重团圆,天圆地方即融为民族文化的底蕴。史书曾有记载“八月十五祭月,其果饼必圆”。八月十五中秋节,也叫团圆节,月饼和果品全部是圆形。民间乡俗,以月饼相赠,取团团圆圆之意。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