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情概括

家乡区县: 庆阳市环县

环县踞陕、甘、宁三省(区)之交界,全县辖20个乡镇、1个旅游开发办、251个行政村,总土地面积9236平方公里,总人口34.7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93.8%。境内海拔高度在1200—2089米之间,年均降雨量300毫米左右,年平均日照时间2600小时。

环县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这里是华夏农耕文化的发祥地和中华民族最早的繁衍生息地之一,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已有人类活动。隋朝置县以来,环县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这里曾涌现出诸多仁人志士、英杰贤达,南宋王渊,明代魏镇、魏锟,晚清明将董福祥、张俊,道情皮影艺人解长春,农民诗人《咱们的领袖毛泽东》词作者孙万福等名人辈出。

环县是红色教育的传播地,传统光荣,民风淳朴。环县是1936年解放的革命老区,红军长征途经之地,原陕甘宁省委、省政府驻地,是陕甘宁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总后方。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最后一战——山城堡战役就发生在环县境内。习仲勋同志为第一任县委书记。革命战争年代,环县人民的无私奉献,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计划经济时代,环县作为农业大县,曾将大批粮食调往省内外,有力地保障了城市粮食供给,支援了国家的工业化发展。进入市场经济后,环县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属于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干旱困难县。
环县是绿色杂粮的原产地,品质优良,物美价廉。环县位于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的交汇地带,气候凉爽,干旱少雨,特殊的土壤、气候和降雨量造就了环县盛产荞麦、糜子、谷子、洋芋、燕麦等小杂粮和胡麻、葵花、黄豆、中药材等多种经济作物,质优品良,属绿色无公害产品。其中小杂粮产量居全省之首,被命名为“中国小杂粮之乡”。全县羊只饲养量居全省第二,是西北羊绒、羊毛、皮张和各种肉食品的主产地之一。

环县是矿产资源的富集地,储量丰富,前景广阔。环县矿产资源丰富,境内有石油、天然气、石灰岩、煤炭、白云岩等多种矿藏。石油地质储量达5亿多吨,是长庆油田的主产区之一;优质石灰岩储量达2000多万吨,正在开发利用;白云岩储量达1200多万吨,属特优品位;全县煤炭预测储量684亿吨,其中千米以浅整状煤田预测储量51亿吨,煤层气预测储量3480亿立方米。现已探明千米以浅整状煤田储量达36亿吨,构造简单,煤质优良,具备建设亿吨级煤田的条件。

环县是多样文化的汇集地,风情独特,古朴典雅。黄土文化、农耕文化、沙漠文化、宗教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璀璨汇集。道情皮影享誉海内外,是“中国皮影之乡”,被西方誉为“东方魔术般的艺术”。2011年,环县皮影作为“中国皮影戏”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式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环县道情皮影保护中心被文化部命名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山城堡战役遗址入选全国第二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皮影、香包、剪纸、刺绣等民间艺术古朴典雅,引人瞩目。环县羊羔肉、黄米酒、荞剁面、燕面柔柔等地方小吃风味独特,闻名遐迩。环县旅游资源丰富,有横亘中南部的秦长城、风景优美的道教名山东老爷山、巍峨壮观的宋代砖塔、彪炳史册的山城堡战役和陕甘宁省委省政府遗址等可供游览观瞻的旅游景点330多处。

环县是日臻崛起的希望地,环境宽松,人和心齐。近年来,在中央、省、市各级的关心支持下,全县上下抢抓政策机遇,深入实施“绿色农业稳县、现代工业强县、文化旅游兴县、生态文明立县”四大战略,谋长远,打基础,增后劲,全县步入了产业开发加快、经济转型加速、基础建设投入加大、社会事业全面加强、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的新阶段。预计2011年底,生产总值完成40亿元,增长26.7%;固定资产投资54.2亿元,增长41.9%;大口径财政收入突破三亿元,达到3.47亿元,增长93%;小口径财政收入接近两亿元,达到1.9亿元,增长 54.5%;农民人均纯收入3086元,增长16.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43元,增长36.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7亿元,增长42.3%。

梧桐子家乡网址:http://www.wutongzi.com/kan/gansu/huanxian.html

个人主页:http://abc.wm23.com/dm1608530321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120406njdm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120406njdm

千年的梧桐树(2014-05-0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