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祠台

家乡区县: 浙江省永嘉县


    祠台建于祠堂内。祠堂是家族用来祭祀祖先的地方。祠堂多,说明宗族比较富裕;祠堂多,是人丁兴旺,家世昌盛的象征。一个血缘聚落的发展、兴旺以及衰败都能从祠堂上充分反映出来,而富足强盛的祠堂便常建有戏台。楠溪江畔古村落的宗祠中,大多有古戏台,建筑造型精美别致,令人流连忘返。
碧莲镇上村有一座刘氏大宗,被明太祖封为“永嘉郡祠”,堪称东南无双。“永嘉郡祠”中有一长方形的戏楼,二层楼,戏台平面呈正方形,4柱歇山顶,施八角重拱复斗式藻井,斗拱斜出,层层叠叠,宛转如流云,而且彩饰鲜艳,精工镂绘,显得华丽精美,可谓是木雕中的艺术瑰宝。

   该戏台不仅造型精美,还别具一格,戏台正中有照镜门,戏台板可以开启,台前有月台,月台可站地方官或乡绅迎接朝中文武百官,是一条笔直通往永嘉郡祠正堂的礼仪官道;戏台前有月台建筑,在永嘉也恐怕是“独一无二”的。老百姓到永嘉郡祠看戏或参加宗族活动,都得从边门进入,或从戏台后正门进入,散向左右再进入永嘉郡祠正堂。戏台前方还有一天井,前大部分砌着青石条,后小部分积满了青苔。传说冬天的时候,不管别的地方雪积得有多厚,这块泥地上是不会积雪的。
位于岩头镇芙蓉村陈氏大宗院的古戏台,于元顺帝1341年建造。戏台与享堂相对,向院内凸出,三面开

     敞临空,便于观众于三方向看戏。戏台的屋顶为歇山顶,翼角飞扬,有雕成神仙人物的斜撑,挑檐有精美的花篮柱,戏台内用覆斗状的藻井,柱头科及平身科各出三跳,拱身做成精美的曲线状,使用不同���式覆莲栓。戏台台柱上嵌有一幅对联“非实非虚虚中原有实意,是真是假假里演出真情”,颇含深意。
清华大学陈志华教授来楠溪江考察时称,像如此极具典雅之美的建筑空间在全国也属罕见。芙蓉下村党支部书记陈晓芙向我们介绍说,这个戏台是根据昆剧的回音,从上面顶上的声音回落下来,根据这个回音建造起来的,如今像这样的戏台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如今,站在这古朴、灵动而富有韵律的古戏台前,早不见台上的水袖翩舞与眼波流转,也听不到锣鼓声声与莺歌燕语,谁又能想象它曾是一代代伶人演绎悲欢离合之南戏的最初舞台。

xuxingxing(2015-04-1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