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綦江——走近石壕溶洞群

家乡区县: 重庆綦江区

1、走近石壕溶洞群

重庆最南端的綦江县石壕镇,宛如一个巨大的天然盆景,四周群山环抱,连绵的山峰,似一条条巨龙,昂首腾飞;万隆山下,碧水清溪,潺潺流淌;溪边翠竹摇曵,杨柳低垂;山间桃花满园,绿茵遍地;农家背山面水,炊烟袅袅,鸡犬相闻。身临其境,您仿佛置身世外桃源、人间仙境。当然,这里最吸引人的,是石壕溶洞群。   石壕境内石灰岩溶洞地貌众多,怪石嶙峋,溶洞规模较大,分布广泛,大小共有50多个,形成了罕见的溶洞群,蔚为奇观。在众多的溶洞中,仙渡河和白果龙宫两个溶洞最具代表性。

2、走近灵应岩

在綦江永新镇、中峰镇的清溪河两岸石壁上,农居的房檐屋后的山坡处,刻立有数千根以男性生殖器形象的图形,当地人称“石桅子”,成片、成林。有的刻在石壁上,一根挨着一根,宽约五六寸,高1.5-3.3米,往往成对出现;也有用整石凿成“生殖柱”,直径20厘米左右,高3-4米,耸立于驿道路边,鼎盛时数量达5000余根。在举目望去的“根雕”群中,出人意料的是竟有女性生殖器石雕出现,附在“根雕”左右两侧,以羽状或元宝状的形式体现。目前认为这一文化现象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均为罕见,应该是全国独有、世界少有的特色地域文化,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秦朝,所立桅子以东汉、清朝及20世纪初叶居多。立桅形式由经办人的经济状况决定。一般而言,穷人多雕于石壁,而富人则刻出完整的桅子。目前,刻在石壁上的桅子,清晰可辨的仍有上千根。充满神秘色彩的生殖崇拜被初步认定为傣族的祖先遗存。傣族先民文化在漫长的人类历史发展,繁衍中,古老的綦江地区的清溪河沿岸生活有古僰、濮、猿、巴、獠、夜郎等多支以部落方式生存的少数民族,他们长期以狩猎为主,主食以清溪河、濮河之鱼为主。在綦江县文物普查中,从二蹬岩墓和清溪河沿岸岩墓石壁石刻中,发现“凤”(即孔雀),同时发现石壁舞蹈图案中有筒裙、女发簪、紧身背心衣。据专家论证完全是今傣族人的文化习俗。今天的“傣”字在古汉字中即“僚”字,因此,可以认定:清溪河沿岸的古僚人洞及文化遗址与今傣族人完全同宗。永新明清古镇永新镇地处綦江西北部距县城19千米的清溪河畔,幅员面积231平方千米。其内的平滩沟古镇明清街,斗拱飞檐,古朴宁静。古老的建筑群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清溪河畔。汉代崖墓葬清溪河边还发现了多组汉代崖墓葬,有巴人图腾虎线刻,是巴文化的缩影。

 

我的网络营销能力秀个人主页:http://www.wm23.cn/woshimingming

我为家乡代言:http://www.wutongzi.com/kan/chongqing/qijian.html

梧桐子网站的主页网址:http://www.wutongzi.com/uc/21657862.html

梧桐子微博:http://weibo.com/wutongzicom

 

铭铭(2015-04-1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