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产业作为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和繁荣程度的重要标志。对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增加就业、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是提高国民经济整体效益和效率、搞活经济、富旗强民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敖汉旗结合旗情,以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拓宽领域、提高水平为重点,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继续抓好交通运输、邮电通讯、房地产等行业升级换代的同时,重点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业,着力培育信息、旅游、金融保险、社区服务等新兴行业,逐步形成以传统行业为基础,新兴行业为支撑的商品流、资金流、信息流、旅游流协同并进城乡共同发展的第三产业新格局。 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敖汉旗三次产业比例为25.8:48.5:25.7。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38.5亿元,,同比增长6.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4.5亿元,同比增长12.7%。
加快物流产业园区建设,引擎服务行业推三产。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打造蒙辽接壤区重要的商贸流通节点。敖汉物流产业园区,规划面积6000亩,建成区面积1000亩,基础设施累计完成投资4.35亿元。现有45家企业入驻物流园区,总投资8.2亿元,其中利丰汽车、玉龙汽贸、辽河天然气、正大农资等12家企业建成运营,禾为贵种业、燕京啤酒等22家企业开工建设,安排就业861人,实现销售收入2.3亿元、税收1638万元。启动动了四家子、羊场、长胜等乡镇物流园区建设。物流产业园区项目,进一步健全了流通体系,繁荣了第三产业,提升了地区商贸物流水平。
健全城乡金融服务体系,服务地区经济助三产。12月30日,我旗首家外汇银行——中国银行敖汉支行宏张开业,作为敖汉旗第一家挂牌的外汇银行,中国银行敖汉支行的成立是敖汉旗金融业发展的一件大事,为敖汉金融市场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对完善敖汉旗金融组织体系和改进金融服务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至此,全旗金融投放机构达到10家,成为全市金融机构最健全的旗县之一。推动金融网点向农村延伸,各乡镇均实现了有邮储银行、信用社2家金融机构。新城区敖汉金融商业区正在筹建,注册资金1亿元的新泰和小额贷款公司开业运营,恒泰证券签订入驻协议,恒信、恒生、汇诚等小贷公司发放贷款1.4亿元,鑫桥担保公司新增担保贷款1.35亿元。全旗金融机构共发放贷款39.25亿元,同比增长29.9%。
推进市场建设体系,做强商贸流通活三产。出台了《敖汉旗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意见》,坚持非禁即入,进一步放手、放活、放宽非公经济发展。目前,全旗非公企业达1235家,个体工商户近1.2万户,占市场主体90%以上。建设大型城市综合体,打造城市现代商务区,新惠老城区投资4.8亿元的城市综合体成功挂牌,总投资4.6亿元总建筑面积12.8万平方米的万强广场主体封顶。积极谋划通用航空经济,郭氏庄园通用航空飞机场起降点项目有序推进。合理利用镇村、学校合并后闲置资源,改造升级农村市场。全旗城乡商业网点达5658个,“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覆盖了100%的行政村,利用闲置资源改造建设9个乡镇农贸市场。
挖掘资源优势,推进文化旅游强三产。以“华夏第一村”、“全球500佳”、“龙祖玉源”、“中华祖神”为切入点,打造影响全国乃至东北亚地区的史前文化旅游体验基地。大力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兴隆沟、草帽山、武安州、宁昌路4处古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旗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达到9处。兴隆洼、城子山、赵宝沟、大甸子遗址文物保护规划已上报国家文物局,境内两座辽塔的抢救性保护规划完成编制。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合作建立了敖汉史前考古研究基地。加大重点旅游景区建设,打造融文化、农业、生态于一体的特色旅游业。总投资4亿元温泉旅游度假区,累计完成投资3亿元,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总投资12亿元小河沿文化旅游区,现已完成投资2亿元;佛祖寺主体建筑基本完成,西侧护法亭公园建设也已完成,藏经阁工程正在建设中;总投资5亿元黄羊洼生态文化产业园,累计完成投资8000万元,完成了“引红入黄”工程,对敖包山山体进行了生态修复;内蒙古龙源博物馆、新州博物馆主体完工,投资1.8亿元的内蒙古史前文化博物馆动工建设;投资2亿元的世界文化遗产博物馆现已完成投资2000万元;投资2亿元的大漠响水民族文化旅游区现已完成投资1000万元。大型纪录片《敖汉问祖》和专题片《旱作之源》在央视播出,中国名牌《美丽敖汉旗》专刊通过新华通讯社出版发行,向全球展示了敖汉旗丰富的人文资源,进一步宣传了敖汉旗的资源优势,进而带动了文化旅游产业的大发展,促进了第三产业的繁荣。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