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云从(1596-1673),字尺木,号无闷道人,又号于湖渔人、默思、江梅、钟山老人、东海萧生等。芜湖(一说当涂)人。这位名垂史册的大画家,与芜湖有着生死相依的密切关系。他早年定居芜湖,晚年返回芜湖,辞世后又葬于芜湖。市内东门萧家巷,就是萧云从的故居。昔时,萧家住地,虽为野地石岗,但环境幽静,正适于画家作画。萧云从于此“蓐秽缉垣”,辟“梅筑园”,一边泼墨丹青,一边幸会志同道合之画友。
姑孰画派,是明末清初之际活跃于太平府及相邻地域的一个画家群体。太平府辖当涂、芜湖、繁昌三县,府治在当涂。当涂又名姑孰,故称姑孰画派。这一画派,政治思想上藐视权贵,不认同满清统治。他们在诗画中,常有忧国忧民之作,多为狷介爱国之士。在绘画创作理念上,他们一方面主张从传统汲取养分,光耀前辈画家的优秀表现技法;一方面提倡“师法造化”,摹写身边的真山真水,抒发对大好河山的诚挚之爱。在表现技巧上,他们主张不拘一格,大胆突破,形成自身之风格。例如,萧云从在山水画创作中,以黄公望瘦树、山石为蓝本,润以马远之泼墨,使画中丘壑顿现千变万化之妙趣。萧云从还在山水画中创造了横、纵、斜三种直线之画法。横线富于平稳之感,纵线顿生矗仰之势,斜线蕴有冷峻之意。三种技法交互运用,画面展现盎然生气。
以萧云从为代表的姑孰画派,影响了一代画风,深受世人珍爱。乾隆见到萧氏《太平山水图》,欣喜不已,题诗赞之:“几点萧萧树,疏皴淡淡山;由来以意胜,无不寓神间。”现代文史大家郑振铎对《太平山水图》评价极高:“图凡四十三幅,无一不见深远之趣,或萧疏如云林;或谨严如小李将军;或繁花怒发,大道骋驰;或浪卷云舒,烟笼渺渺;或田园历历如毡纹,山峰耸迭似岛屿;或从危岩惊险之势;或写乡野恬静之态。大抵诸家山水画作风,无不毕于斯,可谓集大成之作矣!”云从之《太平山水诗画》传至东瀛,成了追摹的范本,由此奠定了日本南宗画的基础。而日本南宗画,后来成为该国画坛的主流。日本著名学者秋山老夫在《萧尺木与〈秋山行旅图卷〉》中指出:“萧尺木艺术的影响,在我国绘画发达史上有很深的意义,这是谁都必然承认的。”
母庸赘述,萧云从及其姑孰画派,在我国绘画史上,应为不可忽视的重要存在。他的艺术创造和艺术精神,值得认真总结和汲取。由于萧氏六十岁后即封笔,传世作品不多。其《梅花图册》,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云台疏树图卷》,现藏上海博物馆;《仙台楼阁轴》、《西台恸哭图》现藏安徽博物馆;《秋山行旅图》现藏日本东京萧云从国立博物馆。
我的能力秀主页:http://wm23.cn/josiewu
我的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65956044.html
我的微博主页:http://weibo.com/3484535144/profile?rightmod=1&wvr=6&mod=personinfo
我的博客主页:http://blog.sina.com.cn/u/3484535144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