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个地方是我心中永远的港湾

家乡区县: 虞城县

中国木兰文化之乡虞城县位于河南省商丘市东部,地处豫、鲁、皖三省交界处,西邻商丘新区,是全市距离 商丘中心城区最近的县。全县总面积1558平方公里,总人口95万人,辖 虞城县产业集聚区及21个乡镇。虞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虞城是夏朝中期的重要都城。商汤灭夏后在虞城建立商朝,初都南亳。公元前21世纪,夏禹封舜子商均于此,号“有虞”,后称虞国。

虞城县位于商丘市区东部,总面积1558平方公里,总人口95万人,辖虞城县产业集聚区及21个乡镇。虞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公元前21世纪,夏禹封舜子商均于此,号“有虞”,后称虞国。秦设虞县,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虞城县。虞城自古人才辈出,酿酒鼻祖杜康造酒发祥地,现存有木兰祠、仓颉墓、商均墓、伊尹墓等名胜古迹。历代诸多名人如司马相如、枚乘、李白、杜甫、高适、苏轼等都曾来此游览,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虞城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境内陇海铁路、郑徐高铁、310国道、连霍高速,豫324、325、326省道横穿东西,京九铁路、济广高速、105国道、豫203省道纵贯南北,县内有4个火车站、2个高速公路出口。全县实现了行政村通油路,油路通车总里程2800公里,公路密度179.7公里/百平方公里,连续20年获省公路“好路杯”竞赛“金杯县”称号。

虞城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持续推进四项重点工作,大力实施工业突破,不断夯实农业基础,全面加强保障民生,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好的气势。2011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50亿元,增长12%;三次产业结构为28.3:39.4:32.3,二三产业占GDP比重为71.7%;粮食总产17.66亿斤,增长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2.3亿元,增长26%;自营进出口总额3565万美元,增长37.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7.6亿元,增长 20.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亿元,增长18.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06亿元,增长37%;一般预算支出25.98亿元,增长3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92元,增长13.7%;农民人均纯收入5494元,增长23.1%。

中国古虞文明发祥地、中国木兰文化之乡、中国钢卷尺城、中国平原绿化先进县、中国速冻食品名城、中国规模产业园区示范区、中原棉纺织基地、中国红富士苹果之乡、中国酥梨之乡、中国烹饪文化发祥地、中国文字发祥地等。

虞城县灿烂的文化为虞城留下了丰富的旅游资源,诸多历史名人如司马相如、高适、李白、苏轼等都曾来虞城游览,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悠久而辉煌的历史在这里留下了众多文物古迹,现存黄河故道长堤在境内绵延近百里,春天鸟语花香,秋季硕果累累,地上果木葱郁,水中莲鱼肥硕,更有田庙万亩梨花开似雪,张集万亩果园红似火,整个原野一片欣欣向荣的人景象。

大脸欸(2015-04-1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