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照和写字这两件事给我的人生带来了近乎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也开始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观念,身边的朋友也比从前多了,这才让我彻悟到,原来只有自己变成了更好的人,才会真正的吸引别人的靠近。我常觉得如今的自己有种九死一生,死而复生后的幸运。所以我非常珍惜眼前人,眼前事。
我过去也曾试图让自己变得强大起来,觉得只要能博得别人的眼球就好,也试图做个八面玲珑的交际能手,好让自己的生活没那么乏味,但我发现我都做不来。虽然我从小就被亲戚朋友拿来和他们成绩优异又性格讨喜的孩子做比较,在一次次的攀比中我也屡遭打击而常感自卑;可等长大了,发现这种比较的现象也并没有变少,反而越来越多,许多人喜欢比较,比从哪所大学毕业的,比身上穿的是什么衣服,比开的是什么车住的是什么房,比谁嫁得比较好,谁过得比谁好。而我却认为,但凡有比较之心就是缺乏自信的表现。因为有自信的人,对于自己所拥有的东西,会有富足的感觉,他可能看到别人有而自己没有的东西,会觉得很羡慕,但他回过头来还是很安分地做自已,并默默的审视自己,提升自己,感谢现在的拥有之余不忘创造更多的美好。只有变成更好的自己了,我们才会变得有力量。这种力量不是指可以撼动山河,而是我们有足够的力量去面对自己的同时建造了属于自己的磁场,能够给周围的家人、朋友、同学和同事们带去一股子正能量,让大家乐于与你相处,乐于与你共事,和你在一起时不求醉笑三千场,只求内心的舒畅。
一学姐,从前在学校可算是个“风云人物”,我说的风云绝对不是正面的,她常靠出位的打扮与穿着出现在学校的各个角落,抽烟,喝酒,和社会上的小混混们聚众打架都有她的参与,险些被学校勒令退学,也成了众多人茶余饭后的玩笑话。之后再与她相见,她已安定的成了家,从前那个放荡不羁的模样已然褪去,而出落成了一位贤良淑德的人妻。我开玩笑和她说:“经过这么多年的折腾,你总算是有了点母性。”后来她才脱口和我说:“我很少和人提起过我的从前,小时候我是个大胖子,邻居的小朋友们都嘲笑说我是肥猪,不愿意同我一块玩耍,就算哪天和我玩耍了我也一定是被愚弄的那一个,加上我没有显赫的家世,父亲也去世得早,一直靠母亲在外打工维持家中生计,童年时期一直与外婆相依为伴着,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变得很自卑又孤僻,不愿与人交涉,后来高三那年,我喜欢上了一个男生,也终于打算鼓起勇气去示爱,可男生和他的一众友人却故意到我面前对我狠心的羞辱了一番,隔壁班喜欢这个男生的其他女生知道后还把我叫去厕所狠狠的揍了一顿,从那天起,我发誓我一定要变瘦变得不受人欺负,在这变瘦的途中显然有些走火入魔的架势,得了胃病不说,行径也越发夸张,故意穿一些暴露怪异的衣服来博取眼球,以抽烟、喝酒、打架来伪装内心的脆弱,因为至少这样可以代表我是有人关注的,有人畏惧的。直至,临近大四毕业那会儿,外婆生病去世,她临终前嘱咐我的最后一句话是,无论外婆在哪,都会保护你,你一定要争气,好好的活下去;那一刻,我才幡然醒悟到,原来我的人生并不是一团糟,至少我还有外婆给予我的爱。就算我不为自己更好的活下去,我也决不能辜负外婆对我的一番苦心与期许啊!”说到这,学姐一声哽咽逸出口中,眼眶饱含着眼泪,她又立马把眼泪擦了擦,说:“现在的我,不要说露脐装,就算是领子稍微大一些都会觉得浑身不自在,偶尔看到街上那些把头发染得五颜六色,衣服又夸张怪异的人时就会庆幸现在的自己再也没有勇气那样了,原来许多年后的今天才算是找回了自己,寻回了本真。”饭后,临近告别前,学姐搭着我的肩膀语重心长的和我说:“你要记住,无论世事如何变迁,又如何不公,都别忘了要努力做更好的自己,做自己从来就不会晚,你看我,我用了三分之一的生命其实就学会了一件事情——做自己,所以现在我才活得很开心。”
是啊,这年头很多人因为内心的不自信和不完满的人生,就抱着”不疯魔不成活“的方式试图让自己得到旁人的关注,可是多年后呢,你会不会心疼从前那个为了取悦别人,而迷失了本真的自己呢?我想答案会是肯定的。就像万芳在《我们不应该再通信了》中念的独白那样,她说,你之所以寂寞,是因为你过的生活,根本不是你自己,你在过,别人期望你应该成为的样子。
做自己,或许是一种信念,是一种勇气,是一种力量,更是一种在这个辽阔世间的仰仗。
所以,趁着心还是热的,努力做自己,爱生活。况且,任世间如何纷繁嘈杂,安静下来做自己,何尝不是一种最好的状态。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