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写作

家乡区县: 贵州省盘县

契诃夫《农民》。
只能说是艺术品了。沉郁,温和,诗意悠扬,哀伤又质朴。是一整块纹路美丽、落在手里沉甸甸的鹅卵石的感觉。

麦克尤恩《立体几何》。
这篇太有名了,不多说。喜欢挖根由的一定能从中挖出许多的炫技细节。怎么说呢,这篇像是纳博科夫早年欧洲某些小说的加速度版本。

巴别尔《盐》、《吉-德-莫泊桑》。
前者是被博尔赫斯赞许过的名篇,简洁得恰到好处,质朴得足以乱真。
而后者则是非典型的巴别尔小说。野心宏大,技巧华丽,抒情奔逸,斑斓之极,令人难以置信是20世纪早期的小说,甚至还是巴别尔的小说?!

塞林格《九故事》篇篇值得看。不赘述。

雷蒙德-卡佛《我父亲的一生》。
这篇不该当小说谈论的,但太动人了,没法子。

托尔斯泰《三个隐士》。
一句话:托尔斯泰也会写魔幻的……

鲁迅《铸剑》。
按说《故事新编》里都是精品,但这篇是各类典故比较少,易于阅读的——读《奔月》你得知道高长虹,读《理水》你得知道顾颉刚。读这个就无妨。

汪曾祺《受戒》。
这个不赘述。

张爱玲《鸿鸾喜》。
张爱玲小说大多结尾苍凉到让人不忍读下去,或者得调动大情绪来读。这篇和《等》算是可以让情绪温吞着就读得下去的。轻喜剧。小讽刺。稍微有些悲凉(娄太太),但大体还好。

余华《朋友》。
与上篇的选择一样,是余华小说里比较不刺激感官和情绪的小说。就是一个陈述完整、扎实、形象的故事。而且实在是没废话,细节对白收束得非常好,一目了然。

沈从文《丈夫》。
沈从文小说里,许多都有“男子被现实的世俗刺痛”的情节,许多就直接悲剧或开放式结尾了。这个倒还算个悲喜剧结尾。风土人情谈吐皆有可观。越到结尾越是好看。

老舍《断魂枪》。
这个都进过课本了,不赘述。但没看过的,真还是值得看一看。很饱满,只嫌其短。

科塔萨尔《中午的岛屿》。
科塔萨尔招牌的“因为向慕什么于是慢慢向另一个极端过度最后就回不去了”的套路,这篇的后半段处理通常要看第二遍才能明白,然后就会惊叹出神入化。相比起来,《万火归一》就分明许多。

詹姆斯-瑟伯《沃尔特-米蒂的隐秘生活》。
宅男异想天开的经典之作。这部我记得应该要拍电影了?

皮兰德娄《战争》。
对话可以直接当剧本教科书来看的小说(人家本来就是写剧本的吧……)

菲茨杰拉德《冬天的梦》。
虽然他写过无数带有自传色彩但又改头换面遮盖自己的小说,这一篇的情感,大概是最深挚的了吧。

 

sunflower(2015-04-1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