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莲 贵州著名蔬菜专家

家乡区县: 贵阳市观山湖区

    李桂莲,贵州省农科院名誉院长,研究员、省科协副主席、中国农学会理事、省农学会副理事长、1991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贵州省省管专家。1942年12月生。女,中共党员,毕业于贵州大学(原贵州农学院)果蔬专业。1985年被评为省特等劳模,1986年获 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88年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1989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贵州省优秀共产党员;1991年被评为全国星火科技先进工作者;1991年“双地膜早菜栽培研究和推广”获“七五”全国星火计划成果博览会金奖;1995年“贵州罗甸、关岭、镇宁低热地区冬果菜栽培研究及推广”获省科技进步奖。
李桂莲出生在安顺一个平民家庭,中学时喜欢生物并深受“米丘林学说”的影响,立志献身于农业科学。1960年她考上了贵州农学院果蔬专业,4年后学成分配到农科院园艺所工作。近40年来,李桂莲在蔬菜栽培及育种工作中,敢于创新,理论联系实际,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为贵州蔬菜全年供应及广大农民脱贫致富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被老百姓誉为贫困山区“女财神”;而她把取得的成就,归功于自己对科研、对事业、对农村、 对农民深厚诚挚的热爱。
1981年,李桂莲在省区划办立项,计划用5年时间在罗甸8个区建起5千亩早熟蔬菜生产基地。5年计划结束,罗旬早菜种植面积大大超过原先计划的5千亩。至1999年,全县种植面积达68500亩,普及16个乡镇 25800户,年产值8250万元,12万罗甸农民通过种莱摆脱了贫困。1983年,李桂莲在《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论科技二传手》的文章,这是她受当时风头正健的女排的启发、从中借鉴的一种科技推广方法:大力培养农民技术员。从种子、耕作栽培、肥水管理到农药供应配置和使用,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咨询服务体系。
1998年以前,李桂莲的工作重心主要在早菜、冬果菜的试验示范和推广上。2003年全省早菜、冬果菜种植面积累计已达3百多万亩,仅罗甸蔬菜批发市场年交易额就达2亿元,成为国家农业部定点批发市场。从早菜到冬果菜再到夏秋反季节蔬菜,在李桂莲的主持下,选育出12个蔬菜优良品种,获国家及省科技成果奖6项,帮助了几十万农民脱贫致富。

草内妹╮(╯_╰)╭(2015-04-1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