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滨中学坐落在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淮河路南,是一所河南省优秀初中。拥有班级46个,学生两千余名。淇滨中学占地100余亩,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现有46个教学班,在校生3000余人,教职工125人。连续多年被市教育局评为“市直中小学年度目标考评优胜单位”、“市直中小学素质教育督导评估优胜单位”等。
学校简介
.淇滨中学位于鹤壁新区淮河路西段,1999年建校,是市教育局管辖的一所公办中学,学校占地100余亩,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现有46个教学班,在校生3000余人,教职工146人。建校13年来,淇滨中学以“一流的设施、一流的师资、一流的管理、一流的质量”为目标,锐意改革,开拓进取,克难攻坚,快速发展成为市名校、省先进,全国榜上有名。
办学理念
以人为本,和谐发展,追求卓越,创造一流。
师资力量
说到淇滨中学的辉煌,不能不说一说学校发展的领头人----焦来宪校长。从建校初期的披荆斩棘到学校发展中的开拓创新,从提升教学质量的奋力拼搏,到创建精品学校的扎实推进,焦校长身先示卒、率先垂范,与师生风雨同舟、甘苦与共,谈起学校的发展历程,他激情满怀地说:“淇滨中学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就象种子的培育、出土、发芽到茁壮成长,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名园丁,是每位教职工的荣幸,我们要让淇滨中学的每一位教师,每一名学生,都有一种从教的成就感和接受教育的幸福感”。
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层,使淇滨中学的发展始终保持生机和活力。
所受荣誉
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追求卓越,创造一流”的办学宗旨和“稳步、扎实、有序、规范”的办学思路,各项工作规范高效,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教育系统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省实验室建设示范学校”、“省体育工作先进学校”、“省教改工作先进单位”、“省青少年科技活动先进单位”、“省绿色学校”,鹤壁市“五一”劳动奖状、“市十佳单位”、“市示范性初中” 、“市直中小学素质教育综合督导评估优胜单位”等近百项荣誉称号。
教学模式
坚持大德育观念
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先、全员参与”的大德育观念,构建立体化的德育网络,倡导学生自主教育、自主管理体制。坚持“三全”、“三育”(全员参与、全程管理、全方位展开;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德育工作模式,为学生搭建自主教育、自我管理的舞台,通过设立学生校长助理、文明监督岗,建立学生自管会、学生社团、学生会组织等一些学生自我管理机构,推行学生的高度自主教育和自我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识基础和人文情怀,促进其文明素质、高雅品味的养成,实现从纪律约束到自主教育的跨越发展
分类推进个性全面育人
为了解决现行教育模式下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矛盾,鹤壁市淇滨中学自2004年以来,不断进行探索和研究,逐步摸索出一种适合学生个体差异,促进学生全面提高的教育教学模式:——“分层递进课堂教学走班制”获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该教学模式在尊重学生个性,组合教师优势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意愿和学习品质,将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合理分层,并实行动态走班,在英语、数学两个学科进行分层教学,达到了最佳教学效果。合理分层:原则是“教师指导,学生自愿”。根据学生的学业水平和学习品质情况,由学生、学生家长、任课教师、班主任客观合理地将学生分成A、B两层,然后进行分层走班,一学年或一学期,根据情况变化,教师指导学生自愿再行调整,以激励学生不断向高一层次递进。动态走班:学生在学习英语、数学这两门课中,根据分层分别到不同的班级上课,在学习过程中,根据学习情况变化,教师指导学生每学期再自主调整,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在教师编排和教学评价上,学校将A、B两层两个班作为一个整体,这样就使得教师对潜能生的转化上更为重视、规范和有效。其创新在于它的“动”和 “活”,分层不固定,突出在“动”;层次有变化,突出在“活”。从而很好避免了对学生标签式的定性划分,杜绝了“快慢班”对学生的“定性”划分。
更新教师教育观念
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转变教师角色,使教师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新一轮课改实施后,教师转变观念,放下架子,蹲下身子,做善于倾听、乐于沟通、敢于互动的学生的学习伙伴,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增强自信、学会自主,善于合作,敢于质疑。与此同时,学校开展多种途的社会宣传,通过开放课堂,向家长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把新课程的理念、课堂中发生的可喜变化及时地展示给家长、社会,这些做法有力地支持了课程改革,进而为学校营造了良好的社会大环境。在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验收小组对该校新课程改革进行验收时,验收小组科学、高度评价该校的基础教育改革工作:“抓得实、落得稳,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了,是基础教育改革工作开展的生动有效的学校。”近几年来,在市教育局组织的各项考试中,学生考试成绩优秀率、及格率、平均分均居全市榜首。
智育为先体美和谐发展
学校要求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材观、教学观、学生观,使广大教师形成一个共识:教学过程要关注人,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淇滨中学在做好学生“减负”的同时,重点抓好备、讲、批、复、查等课堂教学基础环节,鼓励全校任课教师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要效益,有力地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快速提升,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2005年学校小金属地掷球队代表中国队参加在日本举行的“第九届亚洲小金属地掷球锦标赛”,荣获团体亚军,这是我国该项目在国际上取得的最好成绩。次外,学校阳光活动蓬勃开展,学生在篮球、排球等竞技项目中成绩斐然,荣获省体育先进校。仅2008年,该校学生在各项竞赛活动获得奖励90余项,其中省级奖励16项,市级奖励67项,获得团体奖7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