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星阁摹崖造像,俗称“东溪大佛”,位于东溪镇奎星村奎星阁遗址西10余米、濒临沱江约长15米高10米的红砂石崖壁上。坐东向西。北距沱江大桥约250米,西距简城约1公里。据该处题记和咸丰《简州志》载,造像开凿于宋咸平年间(公元1000年),明嘉靖继有刻造。现存民国十六年重建庙宇。奎星阁摹崖造像现存盘坐式大佛一尊,佛高5米,两手平放于大腿上,结跏趺座于须弥座上,神态自如,栩栩如生,且色泽鲜艳。在这尊大佛的左侧,尚有一个石窟,高4米,宽3米,深2.6米,窟内有神像13尊。在大佛的两边岩石上,刻有各种石像,共计34龛108尊,多属北宋时期作品,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摩崖造像中有释迦牟尼、罗汉、观音、金刚、力士、八部护法神及供养人等,其特点是佛道二教造像共处一壁,两主龛相距仅9米。它客观反映了当时儒家的“中庸”思想对佛道二教的影响,为研究宋代儒、释、道三教融合及其在沱江中下游两岸的演变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文物价值和较高的艺术价值。1988年,简阳市文化部门对该处摩崖造像及庙宇进行了全面维修,并列为市文物保护单位,开放为旅游景点。
2006年底,简阳市文物管理所及有关专家将其推荐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注:据《简阳县志》记载,奎星阁建于宋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阁有五层,每层高约两丈余。明代万历年间重修。1938年,中国战时儿童保育总会委派朱家芳等来简阳于此阁及旁边的“三溪祠”创建了成都分会第三保育院。1942年5月,宋庆龄和李德全特到奎星阁处的保育院视察。图为副院长朱家芳与穿着童子军服的曾生亮在奎星阁旁合影。1964年,奎星阁因简阳纸厂扩建而被毁。
奎星阁摩崖造像山门对联:
依山傍水塑造千年古佛
念经拜佛祈祷四方平安
奎星阁摩崖造像石窟中帖刻文:
时以皇宋咸平三年十二月十五日同发心重镌造切德壹龛永为供养文林郎守简州阳安县令和旦院主讲金刚经沙门梦缘
奎星阁摩崖造像的民间传说:
据说,奎星阁和白塔是兄妹两位神仙修的。当时,哥哥学鸡叫骗了妹妹,妹妹修好奎星阁还少了一角就只好停工了。所以,在好长一段时间,简阳不是水灾就是干旱,百姓吃了很多苦。
一天,一位和尚云游到此,看了白塔和奎星阁后说:“白塔和奎星阁都应该修,只可惜奎星阁并未修好神仙就停工了,所以简阳常出现灾害。要是能在奎星阁下面的河边再造些佛像,这些灾害就会消除。”说完,他就化作一道轻烟飞走了。百姓们认为这是神仙在指点,于是大家就主动在这里凿岩造像,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花了一年多时间才造完了那尊大佛像,又用了一年的时间,刻完了100多尊小佛像。有了这些佛像,简阳果然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丁兴旺。大家就说这是佛祖显了灵,是他在保佑简阳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