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崖书画院位于南昌市湾里区乌井路,背倚梅岭伏虎山,前望翠岩禅寺,因地处千古名胜洪崖之畔而拾地名院。洪崖书画院以书画会友,主要接待中国各地书画家到此写生,创作、笔会、修养、雅集等。主楼取明、清江南民居的建筑风格,粉墙黛瓦,翘角飞檐,使建筑美与风景美自然融为一体。院内绿树掩映,池塘鱼跃;院外小桥流水,曲径通幽,俨然若世处桃源。
洪崖书画院熊治洪先生独具慧眼,独资兴建“洪崖书画院”。洪崖书画院倚于斯,建于斯,将以弘扬赣文化为主旨,促进江西省书画艺术的发展与提高。楼内建有书画创作室、展厅、会议厅,还有客房、餐厅和商店等配套设施。环境幽景美,生活舒适,交通便利,是参观游览、休闲度假、商贸洽谈、学术研讨和召开小型会议的好地方。
梅岭原名飞鸿山,早在汉朝初年,就辟有驿道。西汉末年,南昌县尉梅福为抵制王莽专政,退隐西郊飞鸿山。后人纪念他的高风亮节,在岭上建梅仙坛,岭下建梅仙观,改飞鸿山为梅岭。唐朝以来,留下了许多名诗佳作和人文景观,成为古今游人的慕游之处。
在古今游人注目的梅岭名胜古迹中,洪崖丹井最为古老。隋朝开皇九年(589年),因洪崖所在,改豫章郡为洪州。梅岭上百座山峰,各具特色。梅岭头翠竹生幽,狮子峰险峻难攀,紫阳山秀丽多姿,罗汉岭利于观景。尤以“盆景樟”、“石中兰”、“树生竹”为奇,被誉为“梅岭三绝”。梅岭的谷壑,到处可见灰黑色的花岗岩垒叠成梯,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岩洞。
“素练飘来胜白纱,轻飞玉屑点袈裟”。这是古人描绘梅岭瀑布的诗句。梅岭林木葱茏,气候凉爽。1985年兴建的洗药湖山庄,是新兴的避暑胜地。
翠岩禅寺位于南昌市湾里区翠岩路北端,坐落在梅岭乐麓湾里盆地内。背靠洪崖山(又名伏龙山),清朝顺治七年(1650年),香城寺僧慧习、可学鸠倡议修复古寺,吏部侍郎熊文举、知州陈弘绪力赞,并礼请古雪上人主持庙事。抗日战争期间,古寺部分殿堂被日本侵略军烧毁。抗战胜利后,寺宇得到修缮,又请本乡石工雷世森在洪崖亭下峭壁上,镌刻了“阿弥陀佛”四个大字。现在,古寺重光,晨钟再续,梵音嘹亮,香客如潮,又恢复了“西山八大名刹”之首时的盛况。 慧泉,在大雄宝殿后面,泉从地下裂隙中冒出,由于地下气体上逸,泉水清沏见底,口感微甜,是上好的矿泉水。泉上建有“真源亭”,亭柱上镌对联:“慧灯常明照见五蕴皆空,泉水澄清洗涤不净尘劳”。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