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梧桐子主页
http://www.wutongzi.com/uc/26355981.html
我的能力秀主页
http://www.wm23.cn/maomeifeng
我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maomeifeng
我的新浪微博
http://weibo.com/maomeifeng?source=blog
中源,座落于靖安县西南部的崇山峻岭之中,境内山清水秀,气候宜人,素有“小庐山”之美称。中源是唐朝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有宋代十大民窑之一——丫吉山碗平窑遗址;有明代“钞关”遗迹,有众多的清代民居建筑;还有许多古桥、古磨、古石刻、古宗祠、古牌坊、古牌匾……。中源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
在中源为数众多的清代民居建筑中,独具特色的九门楼,犹如鹤立鸡群,十分引人注目。近几年来,中源“农家乐”旅游迅速发展,许多游客慕名前往九门楼参观,无不为之赞叹。
九门楼位于中源乡船湾村,房屋座东北朝西南一字排开,东西长 20.5米,南北宽92.8米,建筑面积1900余平方米,操场东西长16.8米,南北宽96.5米,面积1500余平方米,占地面积近3500平方米。房屋为砖、石、木、瓦结构,正面有九个门,九门楼由此而得名,九个门中有两个大厅门,七个小厅门,门框、门槛都是精凿细磨的花岗岩石,前墙脚也是用数层花岗岩石砌成,砖块都是标准的青砖。屋内有两个大厅,七个小厅,大小十二个天井,左侧大厅为主大厅,厅内天井两侧围栏和厢房门窗上,有十分精美细腻的木雕,以浮雕、镂雕方法雕的出来的人物、动物、植物栩栩如生,当时工匠们精湛的雕刻技艺令人叹服。主大厅分前厅和后厅,前后厅靠天井边的石柱上,刻有两副对仗工整的对联。后厅上方正中悬挂着一块木刻“五世同堂”牌匾。据牌匾左侧书写及查阅船湾村张氏宗谱,这一块“五世同堂”牌匾,是清宣统元年岁官已酉仲春月为寿妇张树声之妻刘氏旌表而立。张树声生于清嘉庆十二年三月,殁于清光绪二十年正月,生前两次婚姻,前妻生一子一女,不久病逝,随后娶刘氏为妻,又生六子一女,共得七子二女。刘氏生于清嘉庆二十四年八月,殁于清宣统二年八月,堪称寿妇,并见连绵五代,故得“五世同堂”旌 表。张树声曾任清例授议叙九品,因子孙繁衍,人丁兴旺,即于同治年间兴建了规模宏大的九门楼。为建九门楼,仅筹备砖瓦、石料等建筑材料就用了三年,从动工兴建到竣工又用了三年。房屋四周全部建了围墙,围墙总长度270余米,围墙高五尺,前墙用青砖砌成,左、右后三面围墙用条石和黄土建成,墙顶面用石板盖。目前,前围墙大部分保持原貌,右侧和后面围墙已毁。
九门楼民居建筑基本保存完好,除局部结构作了一些修改外,建筑主体面貌未变。此房屋居住最多户数达18户,人口70余人,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还有下放知青和下放干部居住。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思想观念的大转变,在九门楼长居的村民大为减少,有的另择新址建了新房,有的到县城安了新居,目前仍在九门楼居住的农户只剩9户22人。不论是现仍在九门楼居住的人,还是已经从九门楼走出去的人,对九门楼的保护意识都特别强,有不少玩古董的人想把九门楼的木雕品买走,九门楼的主人们从来不予应允。他们深知九门楼存在的重要价值,他们铁了心要守护好这份珍贵的祖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