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平大枣的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阜平县枣树并不多,只有东城铺一带有些枣树,一位新上任的县令,见这枣树好地能长,赖地能长,山坡石缝也能长,便动了心思;这枣儿倒是好东西,生能吃,熟能吃,既又能当粮吃又能卖钱,要是动员全县百姓都栽枣树,钱粮双得岂不更好?单说这年春天,县令把乡村闾正叫到县上,当众传下一道命令谁栽活一棵枣树,奖谁一个铜钱,百姓听罢个个欢喜,男女老少纷纷肩镐荷苗,走向山坡、沟岔,三年下来沟沟岔岔,坡坡沿沿都栽上了枣树。
三年以来,新栽枣树枝繁叶茂蔚然成林,大部分挂了果。百姓们找到县上要钱。县令捻着胡须笑眯眯地问前来讨钱的百姓:“我要是一棵树给你们一个铜钱,那枣树归谁?”百姓们被问住了。呆了半天,才有人说:“谁栽归谁呗”。县令说:“你们既要树又要钱,岂不是得了双份?”众百姓猛然悟出其中道理,忙说:“钱,我们不要了,枣树谁栽归谁吧”。打那以后,百姓尝到了栽枣树的甜头,一代一代地栽下去,使阜平县成了全国有名的大枣之乡。
可是,也有些生性奸滑目光短浅的人,以为县令是说大话,栽了枣树也不见得能得上钱。因此,有的栽得少,有的马马虎虎没有栽活。所以,至今仍然有的地方漫山遍野是枣树,有的地方枣树很少,有的地方根本就没有枣树。
西大道上的传说
(一)不高崖的传说
阜平与曲阳两县交界处有座山叫不高崖。相传康熙皇帝到五台山寻父路过此山,见山下大沙河内尽是活蹦乱跳的大鲤鱼,便坐在不高崖半山腰垂钓起来。然而,连钓两天一无所获,第三天傍晚才钓上一条一寸长的小鱼。长角龙王向康熙跪拜道:“我是这里的龙王,刚才你钓的是我的百代孙儿,请您恩准放它一条生路吧。”康熙思忖再三说:“放它可以,但你们龙王必须保证这里风调雨顺,不祸害百姓。”长角龙王慨然应允。此后,这里的百姓为了祈求平安吉祥这里立下一块石碑,碑文中有这样的话:世间万物由小到大,由大而老,人若能长生不老岂不快哉!后来人们给此山取名不老崖,久而久之叫成了不高崖。
(二)板峪河传说
传说清代皇帝康熙到五台山进香,路过板峪河时,河里的石头绊得轿夫东倒西歪,皇上差点儿从轿上摔下来,这位皇帝老儿大骂道:“板峪河的石头怎么没眼,天子路过此也敢挡驾”?从此以后板峪河里的石头都有了眼儿。实际上这里的石头是从炭灰铺一带冲下来的,花岗岩石质里有碳酸钙质,经水冲泡、石碰碳酸钙质掉落便有了眼儿。
(三)康熙选妃
一天,康熙经阜平县城去五台山,看到一个姑娘的手指甲有一寸多长,便停轿问道:“何家民女,生有凤爪?”官员查问后,回禀:“此女年方16岁, 为县城商人袁家的女儿。”康熙听罢,传旨封为妃子,拟从五台山返回时带进京去。袁家闻听此事,全家大喜。袁氏夫人对女儿说:“丫头福气不浅,没想到你还能成皇妃。不过,你这么长的指甲应该剪一剪,不然进京以后,长指甲划伤人可不是好玩的。”单说康熙从五台山返回阜平,召见袁妃,一见袁妃的指甲不见了,便紧皱眉头道:“有凤无爪,待选入宫吧。”说罢便乘轿回了北京。皇帝的话为金口玉言,说了就得办。袁妃移住到东下关乡大教厂村的皇帝行宫,年年吃皇妃俸禄,袁家也沾光发了大财。只可惜,袁家闺女从此以后没人再敢提亲,十个指甲一剪让她落了个“家姑老”(一辈子没出嫁的姑娘)。
(四)阜平大叶烟
阜平城东十八里处有个西庄村,这儿依山傍水,土地肥沃,盛产的大叶烟远近有名。传说,康熙皇帝到五台山进香,路过西庄村里,正值中午,树凉里的狗吐着长长的舌头,路过的庄稼低下了头……连日的赶路奔波,轿夫们汗流浃背,呼哧呼哧喘着粗气,康熙坐在轿内,好似在蒸笼里一般,浑身汗水直淌。他哪受得了这份洋罪?便命落轿休息。康熙疲惫不堪,很想抽口烟提神解乏,于是向近侍直隶总督方观承烟抽,方观承一时疏忽,忘记备烟。又深知康熙嗜烟如命,一旦烟瘾上来,得不到满足,可了不得。方观承吓得浑身发抖,突然眼睛一亮,但见路旁有一大片郁葱葱的大叶烟,便飞快上前撇了一大把,卷成个喇叭筒,递给康熙,康熙正烟瘾发作,一见烟什么也不顾了,点着就大口地吸起来。霎时轿内香烟缭绕,清风阵阵,顿觉浑身轻爽,精神一下振作起来。他越吸越想吸,一连吸了好几支,才感到心满意足。便问方观承这烟好像不是我常吸的烟。方观承忙跪在地上说:“这是小人刚在路边地里撇来的”。康熙说:“好烟,好烟”。自此,阜平西庄的大叶烟,年年向北京进贡,阜平大叶烟也就远近闻名。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