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港新区是海门境内唯一可以看到渔港和大海的地方。涨潮时,堤外海浪澎湃、惊心动魄,遇上大潮汛则可谓惊涛骇浪,站在堤顶,浪花扑面而来。落潮时则一泻千里,骤然恢复平静。天气晴朗时,还可在海边观日出日落,让向往大海的人们尽享美丽的海景。
海门港新区作为江苏省沿海开发的重点先行区域,总规划面积205平方公里,拥有黄金海岸线25公里,新区以港口建设为龙头,全力打造"上海中心港北翼重要组合港"。一座以海港新城、海港物流中心、现代工贸中心、现代农业中心、生态旅游中心和渔获集散中心等"一城五中心"为框架的现代化港口新城正加速崛起于南黄海之滨。
海门港新区以蛎岈山国家海洋公园为核心,规划建成一个以特有的海洋资源、文化背景为依托,以"海、港、湾、岛"为核心元素,融东方文化、渔港风情、休闲美食、旅游景区、水上运动于一体,努力打造集海上观光、海上运动、渔港海鲜、田园风光、历史人文、教育科普等为一体的长三角临港特色旅游目的地,面向国际、立足一流的多功能综合性生态旅游中心。
华夏第一龙桥—蛎岈山栈桥是蛎岈山开发的桥头堡,它既是游客通向和了解蛎岈山一座真实的桥梁,同时也是中国龙文化旅游形象展示的一个舞台,是中国向世界推出的又一具有独特自然与人文资源价值的精品旅游目的地。
海门港新区东北部海域有一座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天然两栖生物岛蛎岈山,它潮涨为礁,潮落为岛,由大小不等的30余个牡蛎堆坨积而成,约3.5平方公里。2006年被确定为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2012年被国家海洋局批准为全国第八个"国家级海洋公园"。
蛎岈山似山非山,似岛非岛。它潮落时露出海面为岛,重重贝山赏不尽;潮涨时隐入海水成礁,浩瀚大海连天涌。蛎岈山其实就是千万年来牡蛎堆积而成。一代代的渔民在此劈去一半牡蛎取肉,留下一半贝壳,上边又长蛎岈,再劈去一半留下一半,如此年复一年,日积月累,贝壳不断长高而成山。
"东灶海鲜堪称一绝,尝了以后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海鲜。"海门历史上多为移民,来自天南海北,海门人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薪火相传。东灶海鲜菜肴烹饪技艺日臻成熟,色、香、味、型都具有自身独特的魅力,已经成为海门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
东灶港各类海鲜的品质和数量近几年在大幅度提升,游客到东灶港,除了游览蛎岈山、华夏第一龙桥等景点外,还可来东灶港听涛声,赏海景,观渔火,品海鲜,享受东灶港的别样风情。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