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碧玉生态无城,雄姿英发迈向未来

家乡区县: 安徽省无为县

从乡镇搬迁到无城已有八年,随着居住环境的变化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从襄安到无为北门,再到护城河畔,期间一共搬迁了四次。每一次乔迁,都增加我对无城的了解和感情。美丽的无城,枕着张家山、铁山,抱着泰山、芝山,来自母亲河西河、花渡河清澈的河水,环绕拥抱着无城。山水是无城的伴侣,街灯是无城的灵魂。一座座有名无实的小山静静的隐在无城身下,弯弯的护城河,温柔的躺在无城的怀中,一城灯火让无城展示出万般风情。

白天进城的乡下人勿勿离云,分散到城外的四面八方,原先从城中出去的人在急着回城。傍晚的大街小巷,车辆来回穿棱,汽车的鸣笛声浸染着黄昏时的小城。华灯初上,霓虹闪烁。宽大的广告荧屏闪亮着五彩缤纷的画面,流动的LED流动字幕映射出门店的身影。高楼在景观灯中,在月光下,显得影影绰绰,真是美哉轮焉,美哉奂焉。

小巷,是无城的脉络。古无为州有九街十三巷,现如今的背街小巷更是星罗棋布,恐怕祖居无城人都说不出小巷的地域名称。无城的热闹是从小巷深处的家居阳台开始,白炽的吸顶灯,照亮着阳台,这是无城人家的生活习俗,若是有人在家,必亮阳台的灯光。以此来体现小巷人家旺盛的生活气息,万家灯火让无城置身于灯的海洋。

西大街是老无城的中轴线。入夜,花的裙子,花的绸衣从高楼、从小巷款款飘忽到大街,汇成了一条花的河流。此刻,溜街的人是香的,也香了西大街。夜晚的西大街,少了许多白日的喧闹,西大街与临湖路交接的丁字街口,是一处小吃夜市,膻味的羊肉串,辣味的鸭脖,奇香的臭豆腐干。若是驻足于前,不尝点会移不开脚步。离小吃不远,是小城的步行街——九州农文化广场。

农文化广场,自然地分着几个功能区,有舞蹈区,有娱乐区,还有小孩子学沙画、玩钓鱼的儿童乐园。农文化广场临近一汪池水,地域宽敞,空气清新,正是人们夏夜乘凉、游玩和娱乐活动的好去处。当音乐响起,护城河河风随着乐韵,舞者踏歌而舞;在游乐场,儿童骑在的童车上,童车载着长辈的爱,在欢快的转动着;完全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热闹的广场,无处无不透露着浓郁的文化氛围。

无城还有一处广场——人民广场则是业余文艺爱好者的活动区。一些戏曲爱好者,唱的多是黄梅戏、庐剧,随着伴奏的乐曲声起,轻柔婉转的黄梅戏曲和庐剧小调荡漾在广场的上空。唱的精彩之处,会引起周围一片掌声和喝彩声。

超市是逛街人最惹眼的地方,无城大型的超市有安德利、华润苏果、隆兴超市和家乐福超市等。据说晚上的生意都比白天的旺。明晃的灯光下,货架上的商品更显得琳琅满目。超市购物的过道纵横交错,人,漫不经心的走在过道中,时而挑挑物品,时而瞅瞅货架,此景,很象游在河中群群溜动的鱼儿,时而触触水中的石子,时而咬动着岸边的水草。真正购物的人不多,多数人都是逛逛夜晚的超市,也是为了聊一下夏夜那份闲情雅致。

桥是无城的灵魂,是连接东西两个城区的重要交通枢纽。桥面应该是一种被地理环境逼仄的街景,它是无城一道靓丽的风景。日落黄昏时,站在大桥上,看西边落日的斜阳,看远处长江滚滚东逝水,看桥上人来车往,看桥下水中高楼的倒影。入夜,漫步在桥上,晚风不期而至,宛若姣柔的女子,从远处蹒跚而来。沐浴着桥上的柔和的风儿,让人惬意无比。无城的桥大都连着老城新区,她虽没有赵州桥的古色古香,也没有大都市立交桥的宏伟壮观,但也极副特色,风韵别具。东门有蒋家湾大桥、比亚迪大桥、王福渡大桥,南边有南门外大桥、江西桥,西门有八里桥、状元桥,北门有通济桥、桃花埠桥,每座桥都见证着无城发展的历史。

地处无城绣溪公园内的公园广场背倚芝山,坐拥烈士陵园,高大茂盛的树木将公园广场的舞台笼罩在大树的怀中,别有一番风景。《王小二过年》、《秦香莲》、弘扬我们无为永不松套的老黄牛《三唱王坤友》等无为乡村快炙人口的民间庐剧在此搬上舞台,由两名演员以歌舞表演的形式演出,演出了无为民风的纯朴,也演出了民间传统道德的深厚。精彩的表演,极大的丰富了市民的夏夜文化生活。

近年来,与绣溪公园连城一片的植物园、护城河绿带不断建设,优美的新城区的开发,高铁的建设和即将通行,芜湖第二长江大桥的建设,拔地而起的摩天大楼,使得无城的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更进一步,整个小城愈发显得小家碧玉却又雄姿英发。

(2015-04-1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