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江汉平原上有一座小城,名为仙桃,仙桃原名沔阳,是湖北省江汉地区三个直管市之一、武汉城市圈西翼中心城市,有着“亚洲体操之乡”的美誉。
2012年11月13日,在福建省莆田市举行的第五届亚洲体操锦标赛开幕式上,仙桃体操再获殊荣,被亚洲体操联合会命名为“亚洲体操之乡”。亚体联主席拉曼·沙特里为仙桃市颁发荣誉证书。
近30年来,仙桃先后为国家和省培养输送了68名优秀体操人才和11名优秀举重、摔跤人才,在国际国内重大比赛中,共获得金牌121枚、银牌90枚、铜牌124枚。仙桃体操健儿在历届奥运会上共为中国夺得7枚奥运金牌、6枚奥运银牌。至今,中国只有两名运动员获得奥运会“体操男子个人全能冠军”,而这两名奥运冠军都来自同一座城市——仙桃,他们是奥运冠军李小双、杨威。亚体联主席拉曼·沙特里代表亚体联充分肯定了仙桃在世界体操事业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在世界体操界的突出地位,称仙桃获得这项荣誉实至名归,并鼓励仙桃市再接再厉,再创辉煌,继续发扬体操精神,培养出更多的体操人才和世界冠军
连续五届奥运会都有选手参赛,中国两块体操男子全能金牌,都源自这里;国际、国内重大赛事中,斩获金牌121枚、银牌143枚仙桃如此骄人的成绩,全国独一无二。外界叹,这是奇迹。仙桃市体育局局长向绍新说,这是坚守的结果。1972年,仙桃体操艰难起步,丁霞鹏教练的体操班乏人问津。直到上世纪80年代,李大双、李小双慢慢出了成绩,体操班才发展成少儿体校。1992年,李小双拿到巴塞罗那奥运会自由体操金牌,仙桃沸腾了,体操事业步入快速发展期。2000年3月,国家体操运动管理中心颁授“中国仙桃体操之乡”牌匾。2004年10月,仙桃举办首届国际体操节。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仙桃写下了“一座小城,两位冠军(杨威、廖辉),三枚金牌,四块奖牌”的神话!
灿烂金牌,浸透一代代仙桃体操人的汗水。“没有丁霞鹏等一批又一批基层教练们的坚守,就没有仙桃体育事业的今天!”向绍新说。
李小双、杨威、郑李辉,3位奥运体操冠军,加上奥运举重冠军廖辉、世界体操冠军李大双,5位冠军同出一城,奥秘何在?近5年,新华社、美国NBC、日本读卖电视台、德国《明星周刊》等众多中外媒体,先后来仙桃追问。仙桃的回答很实在:全民健身是关键。该市155万人口中,体育人口近70万,达到45%以上!早在制订“十一五”体育规划时,仙桃就要求“建好群众身边的场地、健全群众身边的组织、组织群众身边的活动”,确保体育人口逐年增加。2009年,仙桃成功举办第七届运动会后,“篮球联赛”、“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等群众体育活动每年要举办50多场次,参与人员近万人次,可谓“天天有活动、月月有赛事、季季有高潮”。农村体育是全民健身的短板,该市加大投入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2014年初基本完成。
仙桃发展体操的脚步并未因奖牌的数量而蒙住了双眼,相反,仙桃借助体操的声望打造出了属于自己的名片,市长冯云乔表示:“体操在仙桃已不单纯是一项体育运动,‘自强不息、顽强拼搏、抢前争先、勇争第一’的体操精神已经成为仙桃城市精神的核心,成为助推仙桃科学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仙桃因体操而闻名,同时也不断地发展着自身。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