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阳,一个熟悉而陌生的地名。 自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置郧阳府(治所驻郧县。1912年废府。1959年丹江口工程蓄水后郧阳古城沉没江底。)至1994年郧阳地区被十堰市取代,声名显赫了500多年的“郧阳”自此不为人知,成为一个消失的历史地名。 拂去岁月的尘埃,缀起文明的碎片,郧阳以生命起源的久远和文化积淀的丰厚而令人惊叹。那就是郧阳文化的延续性——从人类起源一直到现代,这片地域证实了“人类没断代,文化没断层”,尤其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和“省级特区”的两顶桂冠为湖北人所津津乐道。 作为郧阳承继者的郧县是湖北省乃至中国的文化“富矿区”,有丰厚的郧阳文化积淀。境内发现的文化遗址有500多处,堪称“人类文明的发祥地”、“汉江文化的源头”、“楚文化的发源地”。这从大量的考古证明了郧县是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域之一。郧县先后发现了距今1亿4千万年至6700万年的白垩纪中晚期恐龙骨骼化石及恐龙蛋化石群,“龙蛋共生”驰名世界。发掘出土了距今100万年的“郧县人”头盖骨化石,从而改写了人类起源的历史。 众所周知,人类的文明发轫于大江大河,郧阳文化的奠基就是汉江文化。辽瓦店子遗址和青龙泉遗址就是郧阳地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辽瓦店子遗址涵盖了从石器时代直到明清时代的文化堆积层,可谓“中国古代通史”,且考证为楚文化的发源地。 此外,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郧阳文化兼收并蓄,形成了多元的文化特征,汉江文化、青铜文化、方国文化、商埠文化、移民文化、抚治文化等文化成分,都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再加上汉江号子、凤凰灯、郧阳二棚子戏等独具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令郧阳文化更加绚丽多姿。 为了开发丰富的山水人文资源,郧县决定在境内柳陂镇规划建设郧阳文化旅游开发区,精心打造车城“水上后花园”。 郧阳文化旅游开发区选址于柳陂和平岛,规划总面积682.7公顷,其中城市建设用地218.59公顷,生态林地面积404.17公顷。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蓄水后,周边30平方千米水域将呈现出碧波万顷,山岛耸峙的美景。同时又有青龙山国家地质公园、韩家洲春秋古战场、和平岛旅游度假区、市郊生态旅游村,以及仿建古麇国地下城遗址、春秋古战场韩家洲和“郧县人”远古文化旅游区,整体迁移复建郧阳府学宫大成殿、郧阳监所、天主教堂和16栋郧县古民宅,兴建郧阳文化主题公园(包括郧阳民俗文化风情园、郧阳文化一条街、郧阳民俗实物馆、郧阳民间艺术陈列馆、“中国通史影视城”等)等景点,使其真正成为郧阳生态文化旅游资源的一大集中展示区。届时,将形成与武当山太极湖相呼应的大十堰水体旅游新格局,成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上的一大亮点。 和平岛位于郧县柳陂(bēi )镇。“柳陂”之名与水有关。因柳陂地处汉江之滨,若汉江涨水会淹没地势偏低的三门、朋儒店等地。清朝末年,当地人环三门、朋儒一带修建防护堤,并在大堤上栽植柳树,故名“柳陂”,其本意为水边的柳树。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