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新县是河北省保定市下辖县,位于河北省中部,县境东与雄县、任丘相连,南与高阳接壤,西与清苑、徐水交界,北与容城毗邻,总面积738.6平方公里。全县设9镇3乡,共12个乡镇,207个行政村,全县人口393113人(2011年),有汉、满、蒙、回、壮等15个民族。
安新县地理位置
安新县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集回收、电解、线缆加工、精密仪器制造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废旧有色金属集散地。
历史沿革
安新县境,在战国初期为燕国辖域。后为燕南赵北地。时有葛城(今安州镇)、浑埿城、三台城。
秦代,为广阳、钜鹿两郡交壤地。西汉至隋代,大都属高阳、容城两县辖域。唐如意元年(692年),在葛城置武昌县,神龙元年(705年)改为武兴县,代宗广德二年(764年)置唐兴县。先后属瀛州、易州、莫州均为河北道。
五代时,唐兴县于后晋初改为宜川县,属莫州。宋代建顺安军(今安州垒头)。后移军治于高阳县(今高阳旧城)。升顺安军为安州。大定二十八年(1188年),安州徙治葛城,并置葛城县。泰和四年(1204年),又置渥城县(治所在浑埿城,即新安城。泰和八年(1208年),安州又移治渥城县,称新安州,葛城仍为县。
元代,安州仍领渥城、葛城二县,并徙治葛城。后几经归并至元九年(1272年)安州、葛城、渥城复治,渥城县更名为新安县。安州继领葛城县,与新安县同属保定路。
明代,省葛城县、新安县入安州,安州降为安县。后复设安州(安县即废)和新安县,安州治新安县,属保定府。
民国2年(1913年),废州治,安州改为安县属直隶范阳道。
民国3年(1914年),安县(安州)与新安各取其名之首字合并为安新县,属直隶省保定道。
民国17年(1928年),属河北省。
1949年8月,安新属河北省保定专区。
1950年4月,安新县驻地由安州迁至新安。
1958年,与徐水、容城合为徐水县。
1961年,析出复名安新县至今。
1970年,保定专区改称保定地区,安新县属之。
1994年12月23日,保定地市合并为保定市,安新县隶之。
历史文化
梁庄遗址
梁庄遗址是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安新县城东南14公里的梁庄村南百余米处。地势低洼,平时有水,水位低时辟为耕地,多年生长芦苇。遗址东西长400米,南北宽200米,面积8万平方米。遗址保存状况基本完好。梁庄遗址发现于1986年4月,当时曾收集骨化石100余件,泥质陶片、夹砂褐陶片50余片和石斧两件。同年9月,保定地区文物管理所、河北大学历史系和安新县文化局联合对此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37.5平方米。
留村遗址
留村遗址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位于安新县城西1.5公里留村北300米处,南距白洋淀新安北堤1.5公里。遗址平面呈长方形,长250米,宽200米,面积5万平方米。地势原略高于四周,被当地群众称为“疙瘩顶”。此遗址发现于50年代,后被列为河北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保存状况良好。遗址地表散存的文化遗物包括较多的陶片及石器、鹿角、兽骨、蚌壳等。1986年,保定地区文物管理所和安新县文化局对留村遗址进行了首次发掘。从文化层堆积和出土的文化遗物来看,第一层为上文化层,出土了大量陶片,器形有折沿罐、敛口罐、红顶碗、壶、盘、钵、陶匕、陶支脚及鼎足等。第二层为下文化层,出土陶片数量少于上层,主要器形与上层基本相同,出土有陶罐、盆、釜、石磨盘、石磨棒、支架等。从发掘资料分析,留村遗址为一处仰韶文化晚期遗址,并含有龙山文化的成分。该遗址于1982年被列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我的能力秀主要:http://www.wm23.cn/gaopan92
我的代言家乡:http://www.wutongzi.com/kan/hebei/anxin.html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