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泱泱中华的湖北省,在瑰丽湖北的竹溪县,在神奇竹溪县的南部,横亘着“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十八里长峡。
假如,竹溪是一本才气横溢的巨著,十八里长峡就是此中最动人心魂的章节。假如,竹溪是一幅流光溢彩的丹青长卷,十八里长峡就是此中的得意片断;假如,竹溪是一部朴茂雄浑的乐章,十八里长峡就是此中高亢的乐句。
当我们站在长峡的入口处,溪河之波在身边咏叹,水气清凉地弥漫,对面壁立的石崖上,著名老画家周绍华题写的“十八里长峡”一行大字,如此苍劲,如此钟情。我们相信他的眼力与心境,他看过多少奇异风光,画过多少山形水势,而此地的独特与卓越,一定令他刻骨铭心。后学的我们,怎能不步其后尘,作逍遥之游?!
云中的山,雾中的崖,云山雾崖保持着亿万年不变的容颜。那些人工斧凿的痕迹,一丝不见;那些伪仿假造的景观,半点难存。原生态的真与美,大自然的生与息,与悠长的岁月同在。“虎头山”的雄姿英发,“合欢壁”的情深意笃,“太极岩”的刚柔相济,“济公帽”的神秘莫测……还有那云雾深处的高山草甸,如此广阔,如此清凉,如此静穆,没有人烟,没有俗尘,只有鸟雀的翅影,只有野牛和其他走兽的欢鸣,让人顿感时光倒流,恍然进入亘古的岁月。
长峡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有峰有崖便有洞。假如峰崖是笛、是箫、是唢呐,这些洞穴便是奇妙的乐孔,洞穴里的风声、水声、气流声,便是一束束瑰丽的音符。“月儿甘霖”、“太极洞”、“九江洞”、“干龙洞”……数不胜数,小者如室,大者可容纳数千人。或生长亿万年来的钟乳石,令人目不暇接;或飞泻激情四溅的泉流,让人忍不住踏拍而歌;或有暗河蜿蜒,可借舟楫去探索神秘……哦,最让人叹为观止的,莫过于长峡中段的龙桥洞了,洞分3层,中、上层为干洞,下层乃暗河水洞。伫立洞中,涛声如鼓,回声不绝,壮人心志,激人情怀,慷慨如赴戎机。干洞中石笋茂密,暗河里古鲵巡游,又有美妙的传说飘曳萦缠:苍龙为治病救人的郎中殷勤搭桥以渡险滩!长峡中有多少峰、崖、谷、洞,而映衬与滋养它们的,又有多少河、溪、潭、塘、池、泉、瀑!无水,则峰无姿、崖无仪、谷无色、洞无声;无水,则石无棱、树无力、草无情、花无意。“怡情潭”、“隔鱼塘”、“天池”、“香汗瀑”、“流苏台”、“山漏”、“银河飞溅”……水的芳名,水的形态,水的声威,总让人感受到清凉世界的无穷趣味。
长峡中蜿蜒曲折的溪河,与我们结伴而行。我们会不时地停下来,听时缓时急、时低时高的涛声阵阵,观赏河中被波浪的刀锋雕凿出来的异石,棱角分明,形状各异,或是一只动物,或是一个物件,你尽可以展开联想,赋予它新的意义。正如一首朦胧诗、一件很前卫的雕塑,各人的理解都会成立。水,不但造就了石形石貌,也冲刷出一个个传诵不衰的故事,使长峡不仅具有本真的自然内质,而且闪耀着灿烂的人文色彩。长峡中段河谷中的巨石,名为“鲁班石”;那生长在水中大石上绿阴繁茂的“无根木”,萦绕着代娃和小仙女的坚贞爱情……
十八里长峡,哪里只是一条长峡?它是一个声名远播的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三万余公顷,几乎被勃生的森林所覆盖。深深浅浅的绿色拥抱着、烘托着高山峻岭、奇石素水,于是阳刚与阴柔和谐相融,显示出引人注目的独异丰采。
老画家周绍华欣然为十八里长峡题签,他难道在游历之后,不会以水墨丹青画出山水巨制?我们期待着,渴望着一睹他笔下的诗情画意!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